道不举遗 dào bù jǔ yí

abcd式
拼音dào bù jǔ yí
注音ㄉㄠˋㄅㄨˋㄐㄩˇㄨㄟˋ
繁体道不舉遺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道不举遗的解释
形容对遗留问题或细节不予理会或不采取措施,常用以批评某人或某组织的疏忽大意或不负责任。
出处

1.

《新唐书·阚祾传》:“部兵皆群盗,横相侵牟,祾案罪杀之,虽亲故无脱者,至道不举遗。”

2.

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后人引申为对遗留问题不予处理。
寓意
提醒人们要注意细节,认真对待每一件事,避免因疏忽而导致问题。
列子

1.

公司在搬迁过程中对一些小细节道不举遗,导致后续出现了不少问题。

2.

他总是对朋友的请求道不举遗,时间长了朋友们都觉得他不够靠谱。

3.

老师批评小明在做实验时道不举遗,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4.

在家庭聚会上,弟弟对家务事道不举遗,让妈妈很是头疼。

5.

项目组在最后阶段对一些细节道不举遗,影响了项目的整体质量。

6.

至上元间,国人推女子为王,号悉莫,威令整肃,~。 ★明·罗曰褧《咸宾录·南夷志一·爪哇》

道不举遗的翻译
德语
die Details ignorieren
日语
細部を無視する
法语
ignorer les détails
英语
ignore the details
道不举遗的字意分解
dào
1:(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2:同本义。
3:道德,道义、正义。
4:道教的教义。
5:道教;道士。
6:路程;行程。
7:方式,方法;技能。
8:地域的区划名 。汉制,县有蛮夷的称“道”。后泛指一般行政区域。明清时指在省府之间设置的监察区。如“凤庐道”。
9:学术 或宗教教义。
10:指宇宙的本体及其规律。
11:方向;志向。
12:说,讲。
13:取道,经过。
14:引导,疏导。
15:料;想,以为。
16:从,由。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1:(形声。小篆字形,从手,舉(yǔ)声。本义:双手托物)。
2:同本义。
3:拿起;提起。
4:飞,飞起;飘动。
5:升起;耸起。
6:仰起;抬起。
7:发问;动问。
8:推荐;选用。
9:提出;列举。
10:兴起;发动。
11:施行;办理。
12:攻克;占领。
13:成就;成功。
14:参加科举考试。
15:又如:举进士;举首(科举考试的第一名)。
16:取;拾取。
17:攀援。
18:耸立,突起。
19:成立,站得住脚。
20:记录;登记。
21:谈论;称引。
22:复兴。
23:祭祀。
24:没收。
25:吃丰盛的饮食。
26:轻手诊脉。
27:榉柳。
28:肺脊;骨体正脊。
29:古代词性术语之一,相当于现在的名词。
30:古代重量单位,一举重三两。
31:全。
32:皆,都。
33:姓。
wèi
1:给予;馈赠。
2:送交;交付。
3:输送。
4:加给。
1:(形声。从辵(chuò),贵声。本义:遗失)。
2:同本义。
3:遗漏,因疏忽而漏掉。
4:遗弃;舍弃。
5:不自主地排泄。
6:残存。留下。
7:遗忘。
8:遗留。
9:堕,落下;下垂。
10:遗失之物。
11:姓。

道不举遗,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dào bù jǔ yí)。abcd式组合,道不举遗意思是:形容对遗留问题或细节不予理会或不采取措施,常用以批评某人或某组织的疏忽大意或不负责任。 提醒人们要注意细节,认真对待每一件事,避免因疏忽而导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