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之当然 lǐ zhī dāng rán

abac式
拼音lǐ zhī dāng rán
注音ㄌㄧˇㄓㄉㄤˋㄖㄢˊ
繁体理之當噹然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理之当然的解释
指按道理应当如此,合乎情理。表示某事符合逻辑和常识,是理所当然的。
出处

1.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6卷:“此原是君家之物,今日来取,理之当然。”

2.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理之当然,施之天下,民受其赐。'
寓意
强调事情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提醒人们要按常理行事。
列子

1.

他帮助了有困难的朋友,大家都觉得这是理之当然。

2.

父母对孩子的爱护是理之当然的事情。

3.

作为团队的一员,互相帮助是理之当然的。

4.

学生认真学习是理之当然的责任。

5.

医生救死扶伤是理之当然的职责。

6.

既不得安生,亦是~,奴亦无怨。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9回

理之当然的翻译
德语
selbstverständlich
日语
当然のこと
法语
une évidence
英语
a matter of course
理之当然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2:同本义。
3:治理;管理。
4:整理,使有条理、有秩序。
5:又。
6:温习;熟习。
7:区分;辨别。
8:理睬,理会。
9:操理。
10:纹理;条理。
11:法律;司法官。
12:道理,义理。
13:又。
14:使者。
15:媒人。
16:狱官。
17:治理得很好。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dāng
1:(形声。从田,尚声。本义:两块田相当、相等)。
2:对等;相当于。
3:面对着。
4:承担。
5:主持。
6:阻挡。
7:用武力抵敌。
8:应当。
9:判决罪人,断狱。
10:在。
11:本,这。
12:假使。
dàng
1:主领;典领。
2:抵押,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3:当作;算是。
4:抵得上。
5:顶替。
6:适合,适当。
7:指事情发生的那个时候或地方。相当于“本”、“此”。
rán
1:(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2: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3:俗字作“燃”。
4:明白。
5:耀;照耀。
6:以为…对;同意。
7:形成。
8:宜;合适。
9:但是,然而。
10:于是。
11:是,对 假借为嘫。
12:如此,这样,那样。
13:用作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表示状态,有“如”的意义。
14: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比拟,有“…的样子”之意。常与“如”、“若”连用,有“如…一般”、“像…一样”之意。
15: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断定或决定,相当于古汉语的“焉”、“也”。
16:姓。

理之当然,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lǐ zhī dāng rán)。abac式组合,理之当然意思是:指按道理应当如此,合乎情理。表示某事符合逻辑和常识,是理所当然的。 强调事情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提醒人们要按常理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