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正言顺的解释
指名分正当,言辞顺理成章。现多用来表示做某事名义上正当,理由充分。
出处
1.
《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2.
《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寓意
强调事情的正当性和合理性,提醒人们在做事时要有充分的理由和依据。
列子
1.
他通过正当程序继承了遗产,名正言顺地成为了公司的新老板。2.
她在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名正言顺地获得了奖金。3.
经过全体员工的投票,他名正言顺地被选为新的部门经理。4.
小明在班级里成绩优异,名正言顺地被选为班长。5.
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终于名正言顺地获得了博士学位。6.
待小生得官回来,谐两姓之好,却不~。 ★元·郑德辉《倩女离魂》第二折名正言顺的翻译
德语
gerecht und ehrenhaft
日语
名正しき
法语
juste et honorable
英语
just and honorable
名正言顺的字意分解
mí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2:同本义。
3:称说;说出。
4:出名,有名声。
5:以私人名义占有。
6:明白。
7:名字;名称。
8:名声,名誉,名望。
9:名义。
10:有名的,著名的;名贵的。
11:大的。
zhēng
1: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
2:箭靶的中心。
3:引申为目标。
4:
5:征税。
6:出兵,征讨。
zhèng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2:同本义。
3:正直,正派。
4:纯正不杂(多指色、味)。
5:作为主体的,与“副”相对。
6:正当;合适。
7:正面,面对观察者或对手的一面。
8:(zhěng)。使正;整理;端正。
9:整治。
10:纠正;改正,匡正。
11:正法,治罪。
12:决定,考定。
13:官长;君长。
14:正常情况,正命,正常寿限。
15:嫡长子,与“庶”相对。
16:妻,旧时代敬称人妻为“令正”。
17:道理,规律。
18:政治,政事。
19:凭证,证据。
20:正好,恰好。
21:表示动作、状态的进行,持续,正在。
22:仅;只。
23:端正地。
24:方,刚刚。
25:公然;显然。
26:总是。
27:这么;这样。
28:姓。
yán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同本义。
3:议论,谈论。
4:记载。
5:问。
6:告知;告诉。
7:陈述;叙述。
8:解释引文、词语或某种现象的发端词,相当于“就是说”或“意思是”。
9:说明。
10:话,言语,口语。又特指怨言、谤言。
11:言论;见解;意见。
12:言辞;辞令;辞章。
13:政令;号令。
14:誓言;盟辞;约言。
15:建议;主意;计策。
16:学说;主张。
17:言语或文章中的字。
18:口语或文章中的句子。
19:著作。
20:无义,用于句中或句首,作语气助词。
21:姓。
shùn
1:(会意。从页,从巛。页(xié),头。本义:沿着同一方向)。
2:同本义。
3:顺从;顺应。
4:教诲。
5:道理。
6:合理的。
7:事情进行顺利,合乎心意。
8:逻辑上前后保持一致和合条理的。
9:和顺。
10:谨慎。
11:姓。

名正言顺,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míng zhèng yán shùn)。abcd式组合,名正言顺意思是:指名分正当,言辞顺理成章。现多用来表示做某事名义上正当,理由充分。 强调事情的正当性和合理性,提醒人们在做事时要有充分的理由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