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理喻 bù kě lǐ yù

abcd式
拼音bù kě lǐ yù
注音ㄅㄨˋㄎㄜˋㄌㄧˇㄩˋ
繁体不可理喻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不可理喻的解释
形容态度或行为极其不讲道理,令人无法理解和接受。
出处

1.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褐盖》:“此辈不可理喻,亦不足深诘也。”

2.

出自《史记·滑稽列传》,原意为“不可理喻”,后演变成形容人的态度或行为不讲道理。
寓意
提醒人们要保持理智和理解他人的重要性,避免因情绪而做出不合理行为。
列子

1.

小明因为一点小事和朋友吵架,态度不可理喻,让大家都很无奈。

2.

妈妈劝他不要熬夜,他却不可理喻地继续玩游戏。

3.

同事之间因为工作上的分歧,他表现得不可理喻,影响了团队合作。

4.

小红因为没能按时完成任务,对同学的帮助表现得不可理喻。

5.

他因为一点小误会就对朋友大发脾气,实在是不可理喻。

6.

他们简直~,一定要进去,终于被我们的人赶出来了。 ★巴金《家》八

不可理喻的翻译
德语
unvernünftig
日语
理不尽
法语
irraisonnable
英语
unreasonable
不可理喻的字意分解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1:(会意。从口,从丂(供神之架),表示在神前歌唱。“可”似为“歌”字的古文。①本义:唱 ②引申义:许可)。
2:许可;同意;准许。
3:能够;可以。
4:值得,堪。
5:相称;适合。
6:应当,应该。
7:病痊愈。
8:善,好。
9:合意,认为正确,是;对。
10:适当。
11:满的。
12:可是;却。
13:大约、近似。
14:表示程度。
15:无义。语助词。
16:表被动的助动词。
1:(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2:同本义。
3:治理;管理。
4:整理,使有条理、有秩序。
5:又。
6:温习;熟习。
7:区分;辨别。
8:理睬,理会。
9:操理。
10:纹理;条理。
11:法律;司法官。
12:道理,义理。
13:又。
14:使者。
15:媒人。
16:狱官。
17:治理得很好。
1:(形声。从口,俞声。本义:告知,把情况通知某人。同“谕”)。
2:同本义。
3:晓喻;开导。
4:知晓;明白。
5:比喻。

不可理喻,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bù kě lǐ yù)。abcd式组合,不可理喻意思是:形容态度或行为极其不讲道理,令人无法理解和接受。 提醒人们要保持理智和理解他人的重要性,避免因情绪而做出不合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