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而学之的解释
形容在困境中通过学习来解决问题,体现了在困难中不放弃、积极求知的精神。
出处
1.
《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2.
出自《论语·述而》:'困而学之,又从而行之。'寓意
强调在困境中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体现了不畏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列子
1.
他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总是困而学之,最终解决了问题。2.
学生们在学习新知识时,遇到难题就困而学之,逐步掌握了技巧。3.
她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瓶颈时困而学之,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4.
小明在做数学题时,遇到难题时困而学之,最终取得了好成绩。5.
在运动训练中,运动员遇到瓶颈时困而学之,提高了自己的水平。困而学之的翻译
德语
in der Not lernen
日语
困難の中で学ぶ
法语
apprendre dans l'adversité
英语
learn in adversity
困而学之的字意分解
kùn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囗(wéi),象房的四壁;里边是生长的树木。本义:废弃的房屋)。
2:同本义。
3:“梱”的本字。门槛。
4:穷;贫困。
5:困难;苦难。
6:劳倦;疲倦。
7:急难、危难。
8:困扰;围困,为人所阨阻。
9:又。
10:阻碍。
11:穷尽。
12:睡。
13:疲倦欲睡。
ér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7:表示假设关系。
8: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9:你;你的。
10:这样,此。
1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1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13: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14: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15:如,好象。
néng
1:
2:才能。
3:能够。
xué
1:(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2:同本义。
3:模仿。
4:讲述,说。
5:讲学。
6:学校 。又曾称学庐、学教、学馆、学堂、学宫、学院、学屋、学园。
7:学问。
8:学科;某一门类系统的知识。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困而学之,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kùn ér xué zhī)。abac式组合,困而学之意思是:形容在困境中通过学习来解决问题,体现了在困难中不放弃、积极求知的精神。 强调在困境中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体现了不畏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