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恶相济 tóng è xiāng jì

abcd式
拼音tóng è xiāng jì
注音ㄊㄨㄥˊㄜˊㄒㄧㄤˋㄐㄧˋ
繁体同惡噁相濟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同恶相济的解释
指同类坏人互相帮助,狼狈为奸。
出处

1.

《史记·吴王濞列传》:“同恶相助,同好相留。”《三国志·魏书·武帝纪》:“马超成宜,同恶相济。”

2.

《孟子·告子下》:'同恶相济,同好相长。'
寓意
警示人们要远离坏人,避免与坏人同流合污,强调道德和正义的重要性。
列子

1.

几个小偷在街头同恶相济,共同分赃。

2.

那几个不良少年在学校里同恶相济,欺负同学。

3.

公司里几个贪污的员工同恶相济,掩盖罪行。

4.

几个诈骗犯同恶相济,设计了复杂的骗局。

5.

在社区里,几个破坏公共设施的人同恶相济,逃避责任。

6.

惟此群凶,~。 ★《南史·梁本纪》

同恶相济的翻译
德语
Gleich und Gleich gesellt sich gern
日语
同類は互いに助け合う
法语
les oiseaux de même plumage volent ensemble
英语
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同恶相济的字意分解
tóng
1:(会意。从冃,从口。冃(mào),重复。本义:聚集)。
2:同本义。
3:相同,一样,共同(侧重于同样,齐一)。
4:参与;一起干某事。
5:共,共一个。
6:齐一;统一。
7:共同。到一处。
8:中国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六礼之一。每隔十二年,诸侯一齐来朝见天子叫“同”。
9:中国古代土地面积单位,地方百里为同。
10:中国古代爵一类的酒器。
11:引进共同行动者 。
12:给,为。
13:和,表示并列关系 。
14:姓。
tòng
1:——见“胡同”hútòng。
è
1:(形声。从心,亚声。本义:过失)。
2:同本义。
3:泛指一般罪恶。
4:恶人;坏人。
5:丑陋。
6:坏;不好。
7:污秽;肮脏。
8:贫瘠。
1:表示疑问,相当于“何”、“怎么”。
2:表示惊讶。
ě
1:要呕吐的感觉
1:讨厌;憎恶。
2:嫉妒。
3:诽谤;中伤。
4:忌讳。
5:羞耻,羞愧。
xiāng
1:交互;互相。
2:共同。
3:递相;先后。
4: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
5:表自称。
6:表对称。
7:表他称。
8:相差。
xiàng
1:(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2:同本义。
3:看相。
4:辅佐,扶助。
5:教导。
6:治,治理。
7:选择。
8:作某国或某人的相;使作相。
9:像。
10:人的外貌,相貌。
11:官名。
12:古代辅佐帝王的大臣。后专指宰相。
13: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相当于郡太守。
14:赞礼者,主持礼节仪式的人。
15:古代的一种乐器。
16:农历七月的别名。
17:古地名 。故址在今河南省安阳市西。
18:引盲人行走的人。
1:(形声。从水,齐声。本义:水名,即济水。古四渎之一)。
2:同本义。
3:发源于今河南省济源县西王屋山,原在山东境内与黄河并行入渤海。后因黄河改道,下游被黄河淹没。现在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济水的河道。
4:州名。
5:北魏泰常八年(公元423年)置,治所在今山东省聊城东南。
6:五代周置,在今山东省巨野县。
7:金置,在今吉林省农安县。
8:众多。
9:整齐美好的样子。
1:渡过水流。
2:帮助;救助。
3:拯救;救济。
4:成就。
5:停;止。
6:增加。
7:弥补。
8:及,比得上。
9:成;可以。
10:渡口,过河的地方。
11:能干,中用。

同恶相济,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tóng è xiāng jì)。abcd式组合,同恶相济意思是:指同类坏人互相帮助,狼狈为奸。 警示人们要远离坏人,避免与坏人同流合污,强调道德和正义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