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于空言 tuō yú kōng yán

abcd式
拼音tuō yú kōng yán
注音ㄊㄨㄛㄩˊㄎㄨㄥˋㄧㄢˊ
繁体托于空言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托于空言的解释
指依赖于空洞的言辞,形容没有实际行动或内容的空话。
出处

1.

元·黄溍《格庵先生赵公阡表》:“道之不行,托于空言,显显赵公,则既有闻。”

2.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王曰:“吾惛,不能进於学。”孟子曰:“……托于空言,而不务行者,吾不屑也。”'
寓意
强调言辞必须与实际行动相结合,批评仅凭空话而不付诸行动的行为。
列子

1.

他总是喜欢在会议上发表长篇大论,但都是托于空言,没有实际的解决方案。

2.

小李虽然口才很好,但他的计划往往托于空言,缺乏可行性。

3.

老板对员工的托于空言感到不满,要求他们提供具体的执行方案。

4.

同学们对他的演讲感到失望,因为他只是托于空言,没有提出任何实质性的建议。

5.

在团队讨论中,大家希望听到切实可行的建议,而不是托于空言的空话。

托于空言的翻译
德语
auf leere Worte setzen
日语
空言に頼る
法语
se fier à des paroles vides
英语
rely on empty words
托于空言的字意分解
tuō
1:推。同“拓”。
2:压力单位 ,等于1333.2巴,为0°C和标准重力下1毫米汞柱的压力。
3:(形声。左形,右声。本字是“乇”(zhé),小篆字形,象形。象初生的嫩芽,“一”表地面,枝叶有根,有所寄托。后加“手”作“托”。汉字简化后,“托”又兼代“託”字。本义:寄托)。
4:同本义。
5:交付委托。
6:假托。
1:(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2:往;去。
3:取。
4:如;好像。
5: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意义相当于“在”、“到”或“在…方面(上、中)”。
6: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
7: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
8:引进比较对象,意思相当于“比”。
9:词缀。嵌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不必译出。
10:
11:姓。
kōng
1:空虚;内无所有。引申为空虚处,空档。
2:罄尽;空其所有。引申为没有。
3:广阔;空旷。
4:空洞而不实际;空泛;虚构。
5:空间;天空。
6:佛教语。
7:道家谓虚静之性。
8:徒然;白白地。
9:只;仅。
10:使空虚;使罄尽。
kǒng
1:(形声。从穴,工声。本义:孔,窟窿)。
2:同本义
3:口,嘴巴。
kòng
1:使之困穷。
2:腾让出来。
3:闲暇,闲功夫,没被占用的时间。
yán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同本义。
3:议论,谈论。
4:记载。
5:问。
6:告知;告诉。
7:陈述;叙述。
8:解释引文、词语或某种现象的发端词,相当于“就是说”或“意思是”。
9:说明。
10:话,言语,口语。又特指怨言、谤言。
11:言论;见解;意见。
12:言辞;辞令;辞章。
13:政令;号令。
14:誓言;盟辞;约言。
15:建议;主意;计策。
16:学说;主张。
17:言语或文章中的字。
18:口语或文章中的句子。
19:著作。
20:无义,用于句中或句首,作语气助词。
21:姓。

托于空言,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tuō yú kōng yán)。abcd式组合,托于空言意思是:指依赖于空洞的言辞,形容没有实际行动或内容的空话。 强调言辞必须与实际行动相结合,批评仅凭空话而不付诸行动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