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同不相为谋的解释
意思是指如果彼此的志向和道路不同,就不能在一起商量和谋划事情。强调志不同道不合,不能强求合作。
出处
1.
《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2.
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后演变为成语。寓意
强调尊重彼此的不同,理解和接受差异,而不是强求一致。
列子
1.
小明和小红在兴趣爱好上完全不同,所以他们在选择课外活动时,总是道不同不相为谋。2.
在讨论周末出游计划时,大家意见不一,最终决定道不同不相为谋,各自安排。3.
两人在人生目标上有着根本的分歧,因此在合作项目上,他们选择道不同不相为谋。4.
朋友之间因为价值观的差异,常常在一些事情上道不同不相为谋。5.
在选择餐厅时,一群朋友因为口味不同,最后决定道不同不相为谋,各自点餐。6.
我非不知银行之可以发财也,其如“~”何。 ★鲁迅《两地书·六六》道不同不相为谋的翻译
德语
Diejenigen, die unterschiedliche Wege gehen, können nicht zusammenarbeiten.
日语
道が異なれば共に謀ることはできない。
法语
Ceux qui empruntent des chemins différents ne peuvent pas collaborer.
英语
Those who follow different paths cannot work together.
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字意分解
dào
1:(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2:同本义。
3:道德,道义、正义。
4:道教的教义。
5:道教;道士。
6:路程;行程。
7:方式,方法;技能。
8:地域的区划名 。汉制,县有蛮夷的称“道”。后泛指一般行政区域。明清时指在省府之间设置的监察区。如“凤庐道”。
9:学术 或宗教教义。
10:指宇宙的本体及其规律。
11:方向;志向。
12:说,讲。
13:取道,经过。
14:引导,疏导。
15:料;想,以为。
16:从,由。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tóng
1:(会意。从冃,从口。冃(mào),重复。本义:聚集)。
2:同本义。
3:相同,一样,共同(侧重于同样,齐一)。
4:参与;一起干某事。
5:共,共一个。
6:齐一;统一。
7:共同。到一处。
8:中国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六礼之一。每隔十二年,诸侯一齐来朝见天子叫“同”。
9:中国古代土地面积单位,地方百里为同。
10:中国古代爵一类的酒器。
11:引进共同行动者 。
12:给,为。
13:和,表示并列关系 。
14:姓。
tòng
1:——见“胡同”hútòng。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道不同不相为谋,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dào bù tóng bù xiāng wèi móu)。abcd式组合,道不同不相为谋意思是:意思是指如果彼此的志向和道路不同,就不能在一起商量和谋划事情。强调志不同道不合,不能强求合作。 强调尊重彼此的不同,理解和接受差异,而不是强求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