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头散发的解释
形容头发散乱,披在肩上,常用来描述人的外貌状态,带有一种不修边幅或情绪激动的感觉。
出处
1.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二回:“那张三又挑唆阎婆去厅上披头散发来告道:‘宋江实是宋清隐藏在家,不令出官。相公如何不与老身做主去拿宋江。’”2.
出自《三国演义》中的描述,原指关羽被擒时的形象,形容其不屈服的状态。寓意
强调一种不修边幅或情绪激动的状态,提醒人们注意个人形象和情绪管理。
列子
1.
她因为赶时间而披头散发地冲出门,引来路人的侧目。2.
经过一夜的狂欢,第二天早上大家都披头散发地醒来。3.
他情绪激动,披头散发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4.
电影中的女主角在逃跑时,披头散发地穿过森林。5.
因为天气炎热,她干脆披头散发地享受凉风。6.
一众女人,早已~,哭哭啼啼,倒的倒,跌的跌。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九回披头散发的翻译
德语
zerzaust
日语
髪を振り乱す
法语
ébouriffé
英语
disheveled
披头散发的字意分解
pī
1:(形声。从手,皮声。本义:引柩帛) 古夹具。即用在柩车两旁牵挽的帛。
2:分开;裂开。
3:打开;开发。
4:拨开。
5:覆盖或搭衣于肩。
6:翻开;翻阅。
7:披靡。
tóu
1:(形声。从页(xié),豆声。页,人头。头在战国时期才出现,首出现较早。本义:首)。
2:同本义 本指人的头部,后也泛指各种动物的头部。
3:物的两端或末梢。
4:特指敌对的人。
5:头部有发部分。
6:赌博或买卖中抽的回扣。
7:磕头 。旧时的一种跪拜礼。
8:件,桩。
9:如多用以计算牲畜。
10:置于方位词后,表处所可不译。
tou
1:名词后缀。
2:方位词后缀。
sǎn
1:逍遥,懒散。
2:潇洒;洒脱。
3:挂名职务,没有或很少有工作却可以领工资。
4:杂乱;错杂。
5:零碎;不集中的。
6:粗疏 [careless;inatten-tive]。如:散落(疏忽);散拙(散漫粗疏)。
7:药粉。
8:姓。
sàn
1:(本义:分散)。
2:同本义。
3:散发,使分散。
4:敞开。
5:排遣。
6:逃,逃走。
7:放,放牧。
8:杂乱,纷乱。
fā
1:(形声。本义: 放箭)。
2:同本义。
3:出发;上路。
4:打开;开启。
5:征发;征调。
6:发生;发出。
7:发布;宣告。
8:抒发;发泄。
9:派遣。
10:挖掘。
11:花开放。
12:送出;交付。与“收”相对;发出。
13:显现;显露。
14:揭露;暴露。
15:点燃;燃烧起来 褺。
16:除去;错乱。
17:效法,遵守。
fà
1:头发,人头上的毛 ?。
2:草木。
3:古代旐末形如燕尾的垂旒;旗帜的通称。
fèi
1:崩坏;停止。

披头散发,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pī tóu sàn fà)。abcd式组合,披头散发意思是:形容头发散乱,披在肩上,常用来描述人的外貌状态,带有一种不修边幅或情绪激动的感觉。 强调一种不修边幅或情绪激动的状态,提醒人们注意个人形象和情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