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泻千里 yī xiè qiān lǐ

abac式
拼音yī xiè qiān lǐ
注音ㄧㄒㄧㄝˋㄑㄧㄢㄌㄧˇ
繁体一瀉韆裏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一泻千里的解释
形容江河水流湍急,势不可挡,也比喻文思泉涌或某种事情发展迅速,不可遏止。
出处

1.

唐·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诗:“长川豁中流,千里泻吴会。”宋·陈亮《与辛幼安殿撰书》:“大江在河,一泻千里。”

2.

出自清代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格局》:'若使一泻千里,令人不暇应接,则又失之太易。'
寓意
强调速度快和势不可挡的特性,提醒人在做事时要抓住时机,顺势而为。
列子

1.

他写小说时文思泉涌,一泻千里,几个小时就完成了一个章节。

2.

孩子们在游乐园里玩得开心极了,一泻千里地跑来跑去。

3.

这次销售活动非常成功,商品一泻千里地被抢购一空。

4.

她在绘画时灵感不断,一泻千里地完成了整幅作品。

5.

这个项目进展得非常顺利,各个环节一泻千里地完成。

6.

方希直如奔流滔滔,~,而潆洄滉瀁之状颇少。 ★明·王世贞《文评》

一泻千里的翻译
德语
ein reißender Strom
日语
一気呵成
法语
un flot torrentiel
英语
a torrential flow
一泻千里的字意分解
1:(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同本义。
3:序数的第一位。
4: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
5: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
6:全;满。
7:统一。
8:专一。
9:都,一概。
10:一经。
xiè
1:倾泻。
2:倾注;倾倒。
3:排泄。
4:消散。
qiān
1:(形声。从十,人声。本义:数目。十百为千) 同本义。
2:比喻数甚大;许许多多。
3:田间小路。
1:(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2:同本义。
3:内,中。与外相反。
4:时候。
5: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位置;处所。
6:(会意。从土,从田。从“田”,含有区分界域的意思。本义:里弄;街巷)。
7:同本义。
8:古代一种居民组织,先秦以二十五家为里。
9:乡里;家乡;故乡。
10:量词。长度单位。
11:地理。
12:居住。
13:治理。
14:忧伤。
15:同“哩”。

一泻千里,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ī xiè qiān lǐ)。abac式组合,一泻千里意思是:形容江河水流湍急,势不可挡,也比喻文思泉涌或某种事情发展迅速,不可遏止。 强调速度快和势不可挡的特性,提醒人在做事时要抓住时机,顺势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