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不视涂 sī kōng bù shì

abcd式
拼音sī kōng bù shì
注音ㄙㄎㄨㄥˋㄅㄨˋㄕˋㄊㄨˊ
繁体司空不視塗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司空不视涂的解释
形容对某事司空见惯,不再感到稀奇。
出处

1.

《国语·周语中》:“侯不在疆,司空不视涂,泽不陂,川不梁,野有庾积,场功未毕,道无列树,垦田若蓺,膳宰不致饩,司里泽不授馆。”

2.

出自《汉书·王莽传》,原句为“司空见惯,不足为怪”。
寓意
提醒人们对常见事物要保持平常心,不轻易被打动或惊讶。
列子

1.

他每天经过那座雕塑,已经司空不见了。

2.

对于城市里的噪音,她已经司空不见了。

3.

小区里经常有小朋友玩耍,对此他已经司空不见了。

4.

这个节目他看过很多次,已经司空不见了。

5.

对于这种天气变化,他已经司空不见了。

司空不视涂的翻译
德语
als selbstverständlich ansehen
日语
当たり前と思う
法语
prendre pour acquis
英语
take for granted
司空不视涂的字意分解
1:(指事。甲骨文字形,表示一个人用口发布命令,有统治、管理义。从反后,意思说,与帝王“后”相对为“司”,即有司。本义:职掌,主管)。
2:同本义(含负责掌握、处理之意)。
3:承担。
4:侦察,观察。
5:官吏;方面之长。
6:中国古代官署的名称 。唐宋以后,尚书省各部所属有司。现称中央机关部以下一级的行政部门为司。
7:政府执行部门的独立的下属机构。
kōng
1:空虚;内无所有。引申为空虚处,空档。
2:罄尽;空其所有。引申为没有。
3:广阔;空旷。
4:空洞而不实际;空泛;虚构。
5:空间;天空。
6:佛教语。
7:道家谓虚静之性。
8:徒然;白白地。
9:只;仅。
10:使空虚;使罄尽。
kǒng
1:(形声。从穴,工声。本义:孔,窟窿)。
2:同本义
3:口,嘴巴。
kòng
1:使之困穷。
2:腾让出来。
3:闲暇,闲功夫,没被占用的时间。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shì
1:(会意兼形声。从见示,示亦声。见,看见。示,表现。本义:看)。
2:同本义。
3:考察,察看,审察。
4:治理,处理。
5:看待。
6:向…表示。
7:比照。
8:效法。
9:接纳。
10:眼;眼力;视线。
11:水名。即“涀水” 。在河南省叶县西。

司空不视涂,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ī kōng bù shì)。abcd式组合,司空不视涂意思是:形容对某事司空见惯,不再感到稀奇。 提醒人们对常见事物要保持平常心,不轻易被打动或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