挝耳挠腮的解释
形容人因焦急、不安或无奈而抓耳挠腮的动作,常用来表示不知所措或焦躁不安的状态。
出处
1.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五十九回:“那李瓶儿挝耳挠腮,一头撞在地下,哭的昏过去半日,方才苏省。”2.
出自《西游记》第五十七回:“那行者在筵上,忽失了禅心,按不住性子,跳将起来,现了本相,掣棒就打,慌得那怪连声叫饶,磕头如捣蒜,口里不住的念佛。”寓意
表达人在面对困境或难题时的无奈和焦虑情绪。
列子
1.
小明在考试中遇到难题,挝耳挠腮却始终找不到答案。2.
比赛进入关键时刻,队员们挝耳挠腮,急得团团转。3.
听到坏消息后,他挝耳挠腮,不知道该如何应对。4.
面对突如其来的故障,维修人员挝耳挠腮,寻找解决方案。5.
在等待结果的过程中,妈妈挝耳挠腮,显得非常焦虑。6.
这个猪八戒的科诨排场,言语挑逗,故作~之状。(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十回)挝耳挠腮的翻译
德语
sich den Kopf und die Ohren kratzen
日语
頭をかき耳をかく
法语
se gratter la tête et les oreilles
英语
scratch one's head and ears
挝耳挠腮的字意分解
ěr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耳朵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耳朵)。
2:同本义。
3:谷物在雨淋后所生的芽。
4:位置在两旁的如:耳门;耳房。
5:退后,居次。
6:表示限制,相当于“而已”、“罢了”。
7:表示肯定或语句的停顿与结束,如同“矣”,相当于“了”、“啊”、“也”。
8: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而”。
náo
1:(形声。从手,尧声。本义:扰乱)。
2:同本义。
3:搅,搅动。
4:阻挠。
5:屈服。
6:弯曲。
7:弱。
sāi
1:颊 。亦称“腮巴”、“腮巴子”、“腮斗”、“腮颊”、“腮帮”、“腮帮子”。
2:水生动物的呼吸器官。

挝耳挠腮,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uā ěr náo sāi)。abac式组合,挝耳挠腮意思是:形容人因焦急、不安或无奈而抓耳挠腮的动作,常用来表示不知所措或焦躁不安的状态。 表达人在面对困境或难题时的无奈和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