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慌不忙 bù huāng bù máng

abab式
拼音bù huāng bù máng
注音ㄅㄨˋㄅㄨˋㄏㄨㄤˇㄅㄨˋㄅㄨˋㄇㄤˊ
繁体不不慌不不忙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不慌不忙的解释
形容做事从容不迫,不急不躁,处理事情有条不紊。
出处

1.

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三折:“轮起刀来望我脖子砍,不慌不忙缩了头。”

2.

出自清代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他倒不慌不忙,说是这事他自有道理。”
寓意
强调在面对各种情况时保持冷静和从容的重要性,体现出一种成熟稳重的态度。
列子

1.

面对突发状况,他不慌不忙地处理,赢得了大家的赞赏。

2.

考试时,她不慌不忙地答题,确保每一道题都仔细检查。

3.

在厨房里,他不慌不忙地准备晚餐,一切井井有条。

4.

遇到紧急情况,消防员不慌不忙地进行救援,确保安全。

5.

在比赛中,他不慌不忙地应对对手的进攻,保持冷静。

6.

公路在山上盘旋,车子~地打着圈子。 ★巴金《旅途杂记·成渝路上》

不慌不忙的翻译
德语
ruhig und unaufgeregt
日语
慌てず騒がず
法语
calme et sans précipitation
英语
calm and unhurried
不慌不忙的字意分解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huāng
1:(形声。从心,荒声。本义:急忙,忙乱) 同本义。
2:散亡。
huǎng
1:
huang
1: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máng
1:(形声。从心,亡声。本义:急迫,慌忙)。
2:同本义。
3:事情多,繁忙。
4:赶快;赶紧。
5:急于。
6:姓。

不慌不忙,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bù huāng bù máng)。abab式组合,不慌不忙意思是:形容做事从容不迫,不急不躁,处理事情有条不紊。 强调在面对各种情况时保持冷静和从容的重要性,体现出一种成熟稳重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