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荒而逃 luò huāng ér táo

abcd式
拼音luò huāng ér táo
注音ㄌㄚˋㄏㄨㄤㄦˊㄊㄠˊ
繁体落荒而逃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落荒而逃的解释
形容慌张失措地逃跑,常用来描述在困境或危险中仓皇逃离的情景。
出处

1.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玄德望见‘地公将军’旗号,飞马赶来,张宝落荒而走。”

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描述项羽在垓下之战失败后,慌张逃跑的情形。
寓意
提醒人们在面对困境时要保持冷静,不要慌张失措。
列子

1.

小偷被发现后,落荒而逃,慌不择路。

2.

比赛中,选手犯了大错,落荒而逃,离开了赛场。

3.

小狗被吓到,落荒而逃,跑得无影无踪。

4.

他被老板训斥后,落荒而逃,不敢再回公司。

5.

孩子们在捉迷藏游戏中,被发现后落荒而逃。

6.

他们根本不是对手,只好~。

落荒而逃的翻译
德语
in Panik fliehen
日语
狼狽逃げる
法语
s'enfuir en désordre
英语
flee in disarray
落荒而逃的字意分解
luò
1:(形声。从艸,洛声。本义:叶落,花落)。
2:同本义。
3:泛指下落;下坠。
4:掉进。
5:耽误;荒废。
6:衰败。
7:止息;停留;亦指留下。
8:得到。
9:古代宫室建成时举行祭礼。
10:
11:用网状物兜住。
12:中医的经络系統。
13:衰败;零落;稀疏。
14:居处。
1:丢了,漏掉
2:忘了拿,没注意取
3:落后
4:没有上,误
lào
1:捞,赚。
luō
1:[方言]形容态度大方。
huāng
1:(形声。从丱,巟(huāng)声。本义:荒芜)。
2:同本义。
3:年成不好;凶年;歉收。
4:卷八》。
5:大;广大,无边际。引申为不可信。
6:远;久远。
7:成色不足的。
8:荒废;荒疏。
9:废弃物;破烂。
huang
1:——“饥荒”(jīhuang):指经济困难。
ér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7:表示假设关系。
8: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9:你;你的。
10:这样,此。
1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1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13: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14: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15:如,好象。
néng
1:
2:才能。
3:能够。
táo
1:(形声。从辵(chuò),兆声。本义:逃走,逃跑)。
2:同本义。
3:逃避,回避。
4:离开。
5:叛,离,由于关系破裂而脱离。

落荒而逃,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luò huāng ér táo)。abcd式组合,落荒而逃意思是:形容慌张失措地逃跑,常用来描述在困境或危险中仓皇逃离的情景。 提醒人们在面对困境时要保持冷静,不要慌张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