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师问罪 xīng shī wèn zuì

abac式
拼音xīng shī wèn zuì
注音ㄒㄧㄥˋㄕㄨㄣˋㄗㄨㄟˋ
繁体興師問辠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兴师问罪的解释
兴师问罪指的是调动军队去追究别人的罪责,现多用来比喻以大张声势的方式追究别人的责任或过失。
出处

1.

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五:“元昊乃改元,制衣冠礼乐,下令国中,悉用蕃书、胡礼,自称大夏。朝廷兴师问罪。”

2.

《左传·哀公二十七年》:'季康子兴师问罪于鲁。'
寓意
提醒人们在处理问题时应避免过激的行为,提倡理性和宽容。
列子

1.

小明因为弟弟弄坏了他的玩具,兴师问罪般地跑到弟弟房间大吵大闹。

2.

同事之间因为一个小误会,甲方兴师问罪般地指责乙方,弄得大家都很尴尬。

3.

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经理兴师问罪般地召集全体员工开会批评。

4.

邻居因为孩子们在院子里吵闹,兴师问罪般地跑来找他们的家长理论。

5.

因为班级卫生没做好,班长兴师问罪般地批评了值日生。

6.

他们哪里是来拜望我的呵,他们是来~的。 ★蒋光慈《田野的风》

兴师问罪的翻译
德语
eine Strafexpedition unternehmen
日语
懲罰遠征を行う
法语
lancer une expédition punitive
英语
launch a punitive expedition
兴师问罪的字意分解
xīng
1:(会意。从舁,从同。舁(yú),共举;同,同力。本义:兴起;起来)。
2:同本义。
3:使兴盛;流行。
4:又。
5:又。
6:开始办理;创办 。
7:推举;选拔。
8:成功。
9:派遣;发动。
10:征发。
11:作。
12:宠;惯。
13:蓬勃发展;兴旺。
14:姓。
xìng
1:兴致,情趣。
2: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以他事引起此事叫起兴。又简称兴。
3:情欲。
4:一种修辞手段,即比喻。
5:喜欢;喜爱。
shī
1:(会意。从币,从垖。垖(duī)是小土山,帀(zā)是包围。四下里都是小土山,表示众多。本义:古代军队编制的一级。二千五百人为一师)。
2:同本义。
3:师今为隶属于军的单位,下辖若干旅或团。
4:泛指军队。
5:军师。
6:民众,徒众。
7:古代行政区划单位。
8:老师。
9:长,首领。
10:亦以称专司一事的神道或官员。
11:首都,京城。
12:擅长某种技术或在某个领域里有特殊技能的人。
13:乐师;乐官。
14:效法;学习。
15:出兵征伐,进军。
16:姓。
wèn
1:(形声。从口,门声。本义:问,询问)。
2:同本义。
3:访问。
4:责问。
5:问候;慰问。
6:过问。
7:审案,审讯。
8:追究。
9:寻访。
10:告诉。
11:周代诸侯国间的一种相互访问的礼节。
12:指书信。
13:权威性的命令,常由上级向下级发布。
14:声誉。
zuì
1:(会意。从辛,从自,言罪人蹙鼻苦辛之忧,自亦声。本义:作恶或犯法的行为)。
2:同本义。
3:罪人。
4:过失;错误。
5:刑罚。
6:捕鱼竹网。
7:归罪于。
8:惩罚;治罪。

兴师问罪,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xīng shī wèn zuì)。abac式组合,兴师问罪意思是:兴师问罪指的是调动军队去追究别人的罪责,现多用来比喻以大张声势的方式追究别人的责任或过失。 提醒人们在处理问题时应避免过激的行为,提倡理性和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