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陈词 kāng kǎi chén cí

abac式
拼音kāng kǎi chén cí
注音ㄎㄤㄎㄞˇㄔㄣˊㄘˊ
繁体忼慨陳詞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慷慨陈词的解释
慷慨陈词形容义正词严、情绪激昂地发表演说或讲话,表达强烈的感情和坚定的立场。
出处

1.

宋·陆九渊《荆国王文公祠堂记》:“元丰之末,附丽匪人,自为定策,至造诈以诬首相,则畴昔从容问学,慷慨陈义,而诸君子之所深与者也。”

2.

出自《后汉书·张衡传》,原文为“慷慨陈词,辞甚酸楚”。
寓意
强调在表达观点时要有激情和坚定的立场,体现出正义感和勇气。
列子

1.

在毕业典礼上,校长慷慨陈词,激励毕业生们勇敢面对未来的挑战。

2.

辩论赛上,参赛选手慷慨陈词,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3.

在纪念活动中,老教授慷慨陈词,缅怀逝去的英雄们。

4.

面对不公,维权人士慷慨陈词,表达了坚定的决心。

5.

在婚礼上,新郎慷慨陈词,向新娘表达了深深的爱意。

6.

元末群盗纵横,时事不堪言矣。诗家~,多衰飒无余地。 ★潘德舆《养一斋诗话》

慷慨陈词的翻译
德语
mit Leidenschaft und Beredsamkeit sprechen
日语
熱弁をふるう
法语
parler avec passion et éloquence
英语
speak with passion and eloquence
慷慨陈词的字意分解
kāng
1:(形声。从心,康声。本义:情绪激昂)。
2:同本义。
kǎi
1:(形声。从心,既声。本义:不得志而愤激)。
2:同本义。
3:疲惫的样子。
4:假借为“嘅”。感慨,叹息(因悲痛、不愉快而发出的叹息)。
chén
1:(形声。从阜,从木,申声。本义:地名。古宛丘地,春秋时陈国国都,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引申为姓氏)。
2:古国名 。在今河南省东部和安徽省北部一带。
3:陈朝 。朝代名。南朝之一。公元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国号陈。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后被隋所灭。
4:战阵;行列。
5:陈设,陈列。
6:述说。
7:陈旧。
8:姓。
1:(形声。从言,司声。本义:言词。按,“辞”、“词”在“言词”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但在较古的时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
2:同本义。
3:诗文中的词语。
4:状纸;诉讼。
5:文体名,诗歌的一种 。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
6:说,告诉。

慷慨陈词,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kāng kǎi chén cí)。abac式组合,慷慨陈词意思是:慷慨陈词形容义正词严、情绪激昂地发表演说或讲话,表达强烈的感情和坚定的立场。 强调在表达观点时要有激情和坚定的立场,体现出正义感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