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不二价 kǒu bù èr jià

abac式
拼音kǒu bù èr jià
注音ㄎㄡˇㄅㄨˋㄦˋㄐㄧㄚˋ
繁体口不二價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口不二价的解释
意思是口中不说两个价格,指买卖时只说一个价,不还价,强调诚信和直率。
出处

1.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逸民传·韩康》:“常采药名山,卖于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余年。”

2.

出自清代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你这人好不晓事,我是口不二价的人,你怎么还敢还价?”
寓意
强调诚信和直率,倡导在交易中保持透明和公平。
列子

1.

小王在市场上卖水果,口不二价,赢得了不少顾客的信任。

2.

这个古董店的老板很诚信,买东西的时候他总是口不二价。

3.

在跳蚤市场上,小李以口不二价的方式卖出了自己的旧书。

4.

小张在卖二手手机时,坚持口不二价,最终很快找到了买家。

5.

这家小吃店的老板娘口不二价,食客们都觉得她很爽快。

6.

国营商业~的作风也该变革一下了。

口不二价的翻译
德语
ein fester Preis
日语
一口価格
法语
prix unique
英语
one price only
口不二价的字意分解
kǒu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3:出入通过的地方。
4:又。
5:又。
6:口才。
7: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8: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èr
1:(会意。古文字二用两横画表示,是原始记数符号)。
2:一加一的和。
3:排列顺序中第二位的。
jià
1:(形声。从人,贾声。本义:价格,价值)。
2:同本义。
3:钱款、费用。
4:声望。
5:论价。
jiè
1:善。
2:称被派遣传送东西或传达事情的人。
jie
1:用于句尾,相当于“的”、“似的”。

口不二价,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kǒu bù èr jià)。abac式组合,口不二价意思是:意思是口中不说两个价格,指买卖时只说一个价,不还价,强调诚信和直率。 强调诚信和直率,倡导在交易中保持透明和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