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无旁贷 zé wú páng dài

abac式
拼音zé wú páng dài
注音ㄗㄜˊㄇㄛˊㄅㄤˋㄉㄞˋ
繁体責無旁貸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责无旁贷的解释
指责任重大,不能推卸给他人,必须自己承担。
出处

1.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讲到护送,除了自己一身之外,责堪旁贷者再无一人。”

2.

出自《左传·僖公三十年》:'君所知也,敢不惟命是听?'后演变为'责无旁贷'。
寓意
强调责任感和担当精神,鼓励人们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列子

1.

作为班长,他认为组织班级活动是自己的责无旁贷。

2.

在家庭中,照顾孩子是父母的责无旁贷。

3.

作为团队的领导者,解决问题是他的责无旁贷。

4.

在比赛中,队长带领队伍取得胜利是他的责无旁贷。

5.

在社区活动中,志愿者的参与是他们的责无旁贷。

6.

农民向国家交售征购粮是~的任务。

责无旁贷的翻译
德语
eine unvermeidliche Pflicht
日语
責任を免れない
法语
un devoir incontournable
英语
an inescapable duty
责无旁贷的字意分解
1:(形声。小篆字形。从贝,朿(cì)声。(zhài)本义:债款,债务)。
2:索取(财物)。
3:责备。
4:惩罚。
5:诘问。
6:责令;要求。
7:责任,差使。
zhài
1:欠别人的财物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7:未,不曾,没。
8:不必,不值得。
9:
10: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11: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12:用在句首,无义。
1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bàng
1:(古通“傍”)。
2:依傍;依附。
3:靠近。
4:依照;仿效。
5:诽谤。
páng
1:(形声。从二阙,方声。本义:大;广)。
2:同本义。
3:又。
4:别的,其他的。
5:旁边。古同“傍”。
6:附近。
7:辅助,辅佐。
dài
1:(形声。从贝,代声。从“贝”,表示与钱财有关。本义:施予;给予)。
2:同本义。
3:借出钱财。
4:借入。
5:饶恕,宽恕。

责无旁贷,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zé wú páng dài)。abac式组合,责无旁贷意思是:指责任重大,不能推卸给他人,必须自己承担。 强调责任感和担当精神,鼓励人们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