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卒读的解释
形容文章或内容悲惨动人,读后让人感到不忍心读完。
出处
1.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闽督何公小宋,挽其夫人一联,一字一泪,如泣如诉,令人不忍卒读。”2.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悲慨》:'夫悲有二情:一曰感物而发,二曰触事而兴。……感物而发者,不忍卒读;触事而兴者,兴于不尽。'寓意
表达对悲惨内容的同情和共鸣,提醒人们关注他人的痛苦。
列子
1.
读到那封充满思念的信时,我不忍卒读,泪水模糊了双眼。2.
这部电影的情节太过悲惨,我不忍卒读,实在看不下去。3.
当我看到那篇关于流浪动物的文章时,心中感到不忍卒读。4.
他的自传中描述的苦难经历,让人不忍卒读。5.
这首诗歌描绘的离别之痛,读来让人不忍卒读。6.
这篇文章悲调真是令人~。不忍卒读的翻译
德语
zu schmerzhaft zum Lesen
日语
読むに堪えない
法语
trop douloureux à lire
英语
too painful to read
不忍卒读的字意分解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rěn
1:(形声。从心, 刃声。本义: 忍耐、 容忍)。
2:同本义。
3:抑制; 克制。
4:愿意; 舍得。
5:认识,识别。
6:坚韧。
7:残忍;忍心;狠心。
8:怎;岂。
9:姓。
cù
1:仓促,急速。
2:突然。
zú
1:(指事。小篆字形,在“衣”上加一点标记,表示穿这种衣服的人。本义:古代供隶役穿的一种衣服。衣上著有标记,以区别于常人)。
2:同本义。
3:古代供驱遣从事一定劳役的奴隶。后用为低级差役的称呼。
4:步兵。
5:后泛指士兵。
6:春秋时地方一级居民单位名,同时也是一级军队编制名。
7:古代天子统率诸侯的一级组织名。三十国为卒。
8:春秋时军队中百人的指挥者。
9:末尾,结局。
10:棋子。
11:终止;尽,完毕。
12:古代指大夫死亡,后为死亡的通称。
13:停止。
14:终究;终于。
dòu
1:语句中的停顿。古代诵读文章,分句和读,极短的停顿叫读,稍长的停顿叫句,今以逗号标志。也作“逗”。
dú
1:(形声。从言,卖声。本义:读书)。
2:籀书,抽释理解书的意义。
3:阅读。
4:说。
5:文体名。属于题跋一类。用以记心得于书后,以备遗忘。
6:姓。

不忍卒读,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ù rěn zú dú)。abcd式组合,不忍卒读意思是:形容文章或内容悲惨动人,读后让人感到不忍心读完。 表达对悲惨内容的同情和共鸣,提醒人们关注他人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