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荆斩棘 pī jīng zhǎn jí

abcd式
拼音pī jīng zhǎn jí
注音ㄆㄧㄐㄧㄥㄓㄢˇㄐㄧˊ
繁体披荆斬棘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披荆斩棘的解释
形容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排除万难,勇敢前进。比喻在困难的环境中勇敢开拓,克服障碍,勇敢前行。
出处

1.

《后汉书·冯异传》:“为吾披荆棘,定关中。”

2.

出自《汉书·霍光传》:'披荆棘而后人行'。原意为在前开路,披荆斩棘,后人才可以通行。
寓意
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有勇气和毅力,勇敢开拓,不畏艰难。
列子

1.

他在荒野中披荆斩棘,终于找到了一条通往山顶的路。

2.

为了实现梦想,她在事业上披荆斩棘,不断突破自我。

3.

团队成员在项目中披荆斩棘,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4.

他在学习上披荆斩棘,最终考上了心仪的大学。

5.

他们在森林中披荆斩棘,探索未知的自然风光。

6.

这却正见出他是在开辟着一条新的道路;而那~,也正是一个斗士的工作。 ★朱自清《闻一多先生怎样走着中国文学的道路》

披荆斩棘的翻译
德语
Gefahren trotzen und Hindernisse überwinden
日语
危険に立ち向かい障害を克服する
法语
affronter les dangers et surmonter les obstacles
英语
brave the dangers and overcome obstacles
披荆斩棘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手,皮声。本义:引柩帛) 古夹具。即用在柩车两旁牵挽的帛。
2:分开;裂开。
3:打开;开发。
4:拨开。
5:覆盖或搭衣于肩。
6:翻开;翻阅。
7:披靡。
jīng
1:(形声。从艸,刑声。本义:一种灌木)。
2:灌木名。又名楚。
3:荆条。古代用为刑杖。
4:荆山的简称。
5:古国名。
6:古九州之一荆州的简称。
zhǎn
1:(会意。从车,从斤。古有“车裂”之刑,故从车。斤,斧子,可用于杀人。本义:古代死刑的一种。斩首或腰斩;杀)。
2:同本义。
3:砍;砍断。
4:断绝。
5:剪裁,特指丧服不缉下边。
6:用同“眨”。眼睛一睁一闭。
7:非常;特别。
1:(会意。从二-朿(cì)。“朿”是“刺”的本字。两个“朿”字并排立着,表示棘树多刺,是矮小而成丛莽的灌木。本义:丛生的小枣树)。
2:酸枣树。一种落叶乔木,有刺。果实较枣小,味酸,种子、果皮、根可入药。
3:泛指有芒刺的草木。
4:又如荆棘丛生;披荆斩棘;棘针科(有棘刺的植物,荆棘丛);棘匕(枣木做的饭匙。匕:饭勺或羹匙);棘楚(即荆棘。有芒刺的草木)。
5:四轴海绵骨针,其中辐肋等长或近于等长。
6:古代兵器名。合戈矛为一体,可以直刺与横击。
7:中国地名。
8:春秋鲁国的都城,在今山东省肥城县南。
9:春秋楚国的都城,在今河南省永城县南。
10:棱角整饬,锋刃锐利。
11:办事艰难。
12:急切,急迫。
13:瘦弱;土地不肥沃。
14:姓。

披荆斩棘,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pī jīng zhǎn jí)。abcd式组合,披荆斩棘意思是:形容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排除万难,勇敢前进。比喻在困难的环境中勇敢开拓,克服障碍,勇敢前行。 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有勇气和毅力,勇敢开拓,不畏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