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喘肤汗 xiōng chuǎn fū hàn

abcd式
拼音xiōng chuǎn fū hàn
注音ㄒㄩㄥㄔㄨㄢˇㄈㄨㄏㄢˊ
繁体凶喘膚汗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凶喘肤汗的解释
形容呼吸急促、皮肤出汗,常用于描述紧张、焦虑或疾病状态。
出处

1.

《汉书·王褒传》:“胸喘肤汗,人极马倦。”

2.

此成语为现代医学用语,常见于医学文献中。
寓意
提醒人们在面对压力或疾病时需要保持冷静和寻求帮助。
列子

1.

考试前,他感到凶喘肤汗,无法集中注意力。

2.

听到坏消息后,她变得凶喘肤汗,急需休息。

3.

比赛中,他因为紧张而凶喘肤汗,影响了发挥。

4.

在医院等待检查结果时,病人凶喘肤汗,非常焦虑。

5.

面对突发事件,他凶喘肤汗,急需冷静下来。

凶喘肤汗的翻译
德语
Atemnot und Schwitzen
日语
息切れと発汗
法语
essoufflement et transpiration
英语
shortness of breath and sweating
凶喘肤汗的字意分解
xiōng
1:(指事。小篆字形,“凵”象地陷形,读kǎn。“乂”表示这里可陷人。“兇”是会意字,从儿(人),在凶下。本义:不吉利)。
2:同本义。
3:凶恶可怕。
4:闹饥荒的,歉收的。
5:与死人有关,丧葬。
6:恐惧;骚动。
7:杀人的行为,也指行凶的人。
8:灾祸。
9:早死;夭亡。
10:争讼,吵闹。
chuǎn
1:(形声。从口,耑(duān)声。本义:喘息,急速地呼吸)。
2:同本义。
3:轻声说话。
1:(形声。从肉,盧省声。本义:人的皮肤)。
2:同本义。
3:某些像皮层那样的东西。
4:古代用于祭祀或供食用的肉类。
5:外表。
6:(fǔ)。古祭祀燕享,以盛稻粱的器皿。
7:浅薄。
8:大。
9:肥美,美。
hán
1:可汗,古代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对其统治者的称号。
hàn
1:(形声。从水,干声。本义:汗腺的分泌物)。
2:由人或高等动物皮肤内腺体分泌的一种含盐的液体。
3:旧时维吾尔族一些上层男子名字后面所加的称号 。亦作维吾尔族表示女性的称号,用在名字末尾。
4:出汗;使出汗。

凶喘肤汗,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xiōng chuǎn fū hàn)。abcd式组合,凶喘肤汗意思是:形容呼吸急促、皮肤出汗,常用于描述紧张、焦虑或疾病状态。 提醒人们在面对压力或疾病时需要保持冷静和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