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挽狂澜 lì wǎn kuáng lán

abcd式
拼音lì wǎn kuáng lán
注音ㄌㄧˋㄨㄢˇㄎㄨㄤˊㄌㄢˊ
繁体力輓狂瀾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力挽狂澜的解释
形容在危急关头,以巨大的力量扭转局势,挽救危亡。
出处

1.

唐·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2.

《晋书·王彪之传》:'力挽狂澜于既倒,济时艰于将倾。'
寓意
强调在危急时刻勇于担当,积极采取行动扭转局面。
列子

1.

在公司面临破产的危机时,他力挽狂澜,成功扭转局面。

2.

当团队士气低落时,队长站出来力挽狂澜,重新激励大家。

3.

在比赛的最后时刻,他力挽狂澜,帮助球队取得胜利。

4.

面对家庭的困境,她力挽狂澜,努力维持家庭的稳定。

5.

在项目濒临失败时,他力挽狂澜,带领团队完成任务。

6.

乾坤苍莽正风尘,~仗要人。 ★清·丘逢甲《岭云每日楼诗钞·村居书感次崧甫韵二首》

力挽狂澜的翻译
德语
die Lage retten
日语
狂瀾を力挽く
法语
redresser la situation
英语
turn the tide
力挽狂澜的字意分解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2:同本义。
3:力量。
4:能力。
5:威力;权势。
6:劳役;仆役。
7:本指制法成治之功,后泛指功劳。
8:兵士。
9:勤;致力,努力;从事于。
10:役使。
11:尽力,竭力。
12:姓。
wǎn
1:(形声。从手,免声。古字从“车”,免声。本义:牵引;拉)。
2:同本义。
3:悼念死者。
4:扭转;挽回。
5:请,托。
6:后,迟
kuáng
1:(形声。本义:狗发疯)。
2:同本义。也指狗发疯。
3:引申指“人的精神失常”,“疯癫”。
4:狂妄。
5:狂放,任性放荡。
6:凶猛。
7:汹涌。
8:欺骗。
9:(wǎng)。去。
lán
1:(形声。从水,阑(lán)声。本义:大波浪)。
2:同本义。
3:波纹。
4:兴起波澜。

力挽狂澜,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lì wǎn kuáng lán)。abcd式组合,力挽狂澜意思是:形容在危急关头,以巨大的力量扭转局势,挽救危亡。 强调在危急时刻勇于担当,积极采取行动扭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