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之任之的解释
指听任事情自然发展,不加干预。形容一种无为而治的态度。
出处
1.
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见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不愤恨,不劝告,不制止,不解释,听之任之,这是第八种。”2.
出自《庄子·内篇·大宗师》:'听其自毙,而不自罪也。'意思是听任其自然消亡,而不自责。寓意
倡导顺应自然,不强求、不干预的处世哲学。
列子
1.
面对生活中的小挫折,他选择听之任之,不再纠结。2.
家里的花草生长得不好,她决定听之任之,不再多加照料。3.
对于朋友之间的矛盾,他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不愿介入。4.
在选择职业的道路上,他听之任之,最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5.
面对市场的波动,他听之任之,相信时间会带来答案。6.
除了儿子有时乘机劝说几句,一般~。 ★沙汀《青棡坡》听之任之的翻译
德语
es sein lassen
日语
任せる
法语
laisser faire
英语
let it be
听之任之的字意分解
tīng
1:(形声。本字从耳德,壬(tìng)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
2:同本义。
3:接受,听信,接纳。
4:治理,管理或执行事务 。
5:决断;审理 。
6:等候;待 。
7:听凭,任凭。
8:侦察。
9:耳朵。
10:马口铁罐。
11:耳目,间谍。
12:厅堂。古代官府办公处,后作“厅”。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rén
1:汉王莽时女子爵位名。用以称公主。
2:古代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乐曲。
3:壬人,狡猾骗人的;巧言谄媚的。
4:姓。
rèn
1:(形声。从人,壬(rén)声。甲骨文字形。壬是任的初文。壬即担荷的担子的竖立形。本义:挑担;荷;肩负)。
2:同本义。
3:堪;承当;禁受。
4:保举;担保,保用。
5:任用,委派人员担任职务。
6:讲信用;相信;信任。
7:听凭,任凭。
8:放纵,无拘束。
9:使用。
10:怀孕
11:立功。
12:担子,行李。
13:职责。
14:任务;责任。任何人应对其负责或承担的事务。
15:人质。
16:丝;线。
17:能力。
18:劳役。
19: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纵使”、“即使 ”。
20:用于担任官职的次数。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听之任之,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tīng zhī rèn zhī)。abac式组合,听之任之意思是:指听任事情自然发展,不加干预。形容一种无为而治的态度。 倡导顺应自然,不强求、不干预的处世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