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相知晚 hèn xiāng zhī wǎn

abcd式
拼音hèn xiāng zhī wǎn
注音ㄏㄣˋㄒㄧㄤˋㄓㄨㄢˇ
繁体恨相知晚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恨相知晚的解释
表达对未能早日相识的遗憾和惋惜之情。
出处

1.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两人相引为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甚欢,无厌,恨相知晚也。”

2.

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演变为“恨相知晚”这一成语。
寓意
表达对美好关系的珍惜和对未能早日相识的遗憾。
列子

1.

他们一见面就聊得非常投机,恨相知晚。

2.

这次聚会让我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恨相知晚。

3.

我们虽然认识不久,但却有种恨相知晚的感觉。

4.

他俩一拍即合,恨相知晚地开始了合作。

5.

在书友会上,我遇到了很多爱好相同的朋友,恨相知晚。

6.

后褒坐事左转高唐令,临云,握伦臂诀曰:“~。” ★《后汉书·第五伦列传》

恨相知晚的翻译
德语
bedauern, sich nicht früher kennengelernt zu haben
日语
知り合うのが遅かったことを悔やむ
法语
regretter de ne pas s'être rencontré plus tôt
英语
regret meeting late
恨相知晚的字意分解
hèn
1:(形声。从心,艮(gèn)声。本义:怀恨在心,怨恨)。
2:同本义。
3:遗憾;后悔。
4:违逆;不听从
xiāng
1:交互;互相。
2:共同。
3:递相;先后。
4: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
5:表自称。
6:表对称。
7:表他称。
8:相差。
xiàng
1:(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2:同本义。
3:看相。
4:辅佐,扶助。
5:教导。
6:治,治理。
7:选择。
8:作某国或某人的相;使作相。
9:像。
10:人的外貌,相貌。
11:官名。
12:古代辅佐帝王的大臣。后专指宰相。
13: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相当于郡太守。
14:赞礼者,主持礼节仪式的人。
15:古代的一种乐器。
16:农历七月的别名。
17:古地名 。故址在今河南省安阳市西。
18:引盲人行走的人。
zhī
1:(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2:同本义。
3:又。
4:懂得,了解,理会。
5:又。
6:主持;管理。
7:识别;区别。
8:赏识。
9:要好。
10:感到,感觉,察觉。
11:参与。
12:知识。
13:知觉。
14:知己。
15:“智”的古字。智慧;才智。
wǎn
1:(形声。从日,免声。本义:傍晚;黄昏)。
2:同本义。
3:夜晚。
4:晚年。
5:旧时官场后辈对前辈、下级对上级称晚生,简言曰晚。多用于书信。
6:时间靠后。属于或关于时间上或发展上的后期阶段的。
7:迟,在规定的、通常的或恰当的时间以后来的或做的。

恨相知晚,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hèn xiāng zhī wǎn)。abcd式组合,恨相知晚意思是:表达对未能早日相识的遗憾和惋惜之情。 表达对美好关系的珍惜和对未能早日相识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