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不由己的解释
形容兴致高涨,不由自主,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出处
1.
康濯《春种秋收》:“她姨姨倒不是个媒婆子;不过是兴不由己,有口无心地张嘴搭话。”2.
出自《晋书·王羲之传》:'兴来不自已,泻之于笔端'。寓意
强调情绪的高涨和无法控制的喜悦,表达一种积极的情感状态。
列子
1.
看到孩子们在舞台上表演得如此出色,家长们兴不由己地鼓掌欢呼。2.
听到自己最喜欢的歌曲,他兴不由己地跟着哼唱起来。3.
在花园里看到盛开的鲜花,她兴不由己地拿起手机拍照留念。4.
朋友聚会上,大家兴不由己地聊起了过去的趣事。5.
在游乐园里,小朋友们兴不由己地奔向游乐设施。6.
她姨姨倒不是个媒婆子;不过是~,有口无心地张嘴搭话。 ★康濯《春种秋收》兴不由己的翻译
德语
die Aufregung nicht kontrollieren können
日语
興奮を抑えられない
法语
ne pas pouvoir contrôler son excitation
英语
be unable to control one's excitement
兴不由己的字意分解
xīng
1:(会意。从舁,从同。舁(yú),共举;同,同力。本义:兴起;起来)。
2:同本义。
3:使兴盛;流行。
4:又。
5:又。
6:开始办理;创办 。
7:推举;选拔。
8:成功。
9:派遣;发动。
10:征发。
11:作。
12:宠;惯。
13:蓬勃发展;兴旺。
14:姓。
xìng
1:兴致,情趣。
2: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以他事引起此事叫起兴。又简称兴。
3:情欲。
4:一种修辞手段,即比喻。
5:喜欢;喜爱。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yóu
1:(《说文》无“由”字,古字字形)。
2:树木生新枝。亦泛指萌生。
3:经,由。
4:行走。
5:(yǐ)。用。
6:任用。
7:听凭;听任。
8:遵从;遵照。
9:蹈行;践履。
10:原由;缘故。
11:来源;开头。
12:机缘;机会。
13:法式。
14:途径;办法。
15:因为;由于。
16:自,从…(表示起点)。
jǐ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绳曲之形。“己”是古“纪”字,假借作“自己”用。①本义:丝的头绪,用以缠束丝。②自己) 自己,本人。
2:天干的第六位。
3:借作“给”。

兴不由己,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xìng bù yóu jǐ)。abcd式组合,兴不由己意思是:形容兴致高涨,不由自主,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强调情绪的高涨和无法控制的喜悦,表达一种积极的情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