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舞足蹈的解释
形容人高兴得手舞足蹈的样子,表现出极度兴奋和欢乐的状态。
出处
1.
《诗经·周南·关雎·序》:“永(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2.
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中的“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后世用来形容欢乐之情。寓意
表达极度兴奋和欢乐的积极情绪,强调欢乐的感染力。
列子
1.
小朋友们在游乐园玩得手舞足蹈,笑声不断。2.
听到自己被选为班长,小明高兴得手舞足蹈。3.
比赛获胜后,全队成员手舞足蹈地庆祝胜利。4.
音乐会上,观众们被精彩的表演感染得手舞足蹈。5.
在生日派对上,孩子们手舞足蹈地唱着生日歌。6.
当下刘姥姥听见这般音乐,且又有了酒,越发喜得~起来。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手舞足蹈的翻译
德语
vor Freude tanzen
日语
手足を振り回す
法语
danser de joie
英语
dance with joy
手舞足蹈的字意分解
shǒu
1:(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2:同本义。
3:专司某事或擅长某种技艺的人。
4:笔迹。
5:手艺;本领。
6:亲自,亲手。
7:拿着,执持。
8:用手击杀。
9:取。
wǔ
1:(形声。从舛(chuǎn),两足相背。古舞字象人执牛尾而舞之形。本义:舞蹈)。
2:同本义。
3:钟体的顶部。
4:跳舞。
5:玩弄。
6:鼓舞,振奋。
7:弄,抚弄。
zú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本义:脚)。
2:(同本义。秦汉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脚”;“脚”表示小腿。魏晋以后,三者都表示脚,但在书面语中,多用“足”)。
3:支撑器物的脚。
4:充实;完备;足够。
5:富裕的。
6:使满足。
7:重视。
8:止。
9:完成。
10:值得。
dǎo
1:(形声。从足,舀(yǎo)声。本义:踩,踏)。
2:同本义(往往有冒险的意味)。
3:顿足踏地。
4:遵循。
5:实行。
6:朝某方向走;行。

手舞足蹈,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shǒu wǔ zú dǎo)。abac式组合,手舞足蹈意思是:形容人高兴得手舞足蹈的样子,表现出极度兴奋和欢乐的状态。 表达极度兴奋和欢乐的积极情绪,强调欢乐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