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不相投 huà bù xiāng tóu

abac式
拼音huà bù xiāng tóu
注音ㄏㄨㄚˋㄅㄨˋㄒㄧㄤˋㄊㄡˊ
繁体話不相投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话不相投的解释
形容双方意见、观点不一致,无法进行有效沟通。
出处

1.

元·无名氏《望江亭》第三折:“我和他话不相投,我可便见他呵。”

2.

出自《史记·滑稽列传》:'臣与王言,话不相投。'
寓意
提醒人们在沟通中要注意理解和尊重对方的观点,避免因意见不合而产生隔阂。
列子

1.

在讨论旅行计划时,大家话不相投,最后决定各自行动。

2.

两人在选择餐馆时话不相投,最终决定分开用餐。

3.

关于新项目的讨论中,团队成员话不相投,无法达成共识。

4.

在家庭聚会上,关于教育孩子的话题,父母和孩子话不相投。

5.

朋友之间关于电影品味的话不相投,决定看不同的电影。

6.

俗话说:~半句多。

话不相投的翻译
德语
nicht auf derselben Wellenlänge sein
日语
話が合わない
法语
ne pas être sur la même longueur d'onde
英语
not on the same wavelength
话不相投的字意分解
huà
1:(形声。从言,舌声。本义:言语)。
2:同本义。
3:说;谈。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xiāng
1:交互;互相。
2:共同。
3:递相;先后。
4: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
5:表自称。
6:表对称。
7:表他称。
8:相差。
xiàng
1:(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2:同本义。
3:看相。
4:辅佐,扶助。
5:教导。
6:治,治理。
7:选择。
8:作某国或某人的相;使作相。
9:像。
10:人的外貌,相貌。
11:官名。
12:古代辅佐帝王的大臣。后专指宰相。
13: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相当于郡太守。
14:赞礼者,主持礼节仪式的人。
15:古代的一种乐器。
16:农历七月的别名。
17:古地名 。故址在今河南省安阳市西。
18:引盲人行走的人。
tóu
1:(会意。从手,从殳。殳(shū),古兵器。合起来表示手拿兵器投掷。本义:投掷)。
2:同本义。
3:跳进去;投入(专指自杀行为)。
4:投弃,抛弃。
5:投奔。前往依靠别人。
6:投宿,临时住宿。
7:顿,用力往下踩。
8:投入,投进。
9:投壶的省称。中国古代宴会时的游戏。设特制之壶,宾主依次投矢其中,中多者为胜,负者饮。
10:骰子。赌具 。骨制,成正立方体,六面分别刻一点至六点之数,掷之以决胜负。点着色,故也称“色子”。
11:表示方位、方向,相当于“朝”、“向”。
12:姓。

话不相投,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huà bù xiāng tóu)。abac式组合,话不相投意思是:形容双方意见、观点不一致,无法进行有效沟通。 提醒人们在沟通中要注意理解和尊重对方的观点,避免因意见不合而产生隔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