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琱为朴的解释
斫琱为朴原意为将精美的玉器斫凿成粗糙的木材,比喻将精致的事物简化或返璞归真。现多用来形容对事物的极简处理或朴素的美学追求。
出处
1.
《汉书·酷吏传·序》:“汉兴,破觚而为圜,斫琱而为朴,号为罔漏吞舟之鱼。”2.
出自《庄子·山木》,原文为'斫琱以为朴',意为用斧凿将精美的玉琱改造成朴素的木材。寓意
强调在复杂中寻找简单之美,倡导简约的生活和艺术态度。
列子
1.
设计师将复杂的设计理念斫琱为朴,呈现出简约而富有美感的作品。2.
在装修新房时,他们选择了斫琱为朴的风格,使空间显得更加宽敞明亮。3.
这位画家以斫琱为朴的画风,赢得了许多艺术爱好者的喜爱。4.
她将繁琐的生活琐事斫琱为朴,只保留了最重要的几件。5.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教师将复杂的知识点斫琱为朴,讲解得更加生动。斫琱为朴的翻译
德语
das Ausgefallene vereinfachen
日语
精緻を簡素にする
法语
simplifier l'exquis
英语
simplify the exquisite
斫琱为朴的字意分解
zhuó
1:(形声。从斤,石声。斤,斧属。本义:斧刃)。
2:同本义。
3:大锄。
4:用刀、斧等砍劈。
5:攻击。
6:击。
diāo
1:(雕的异体字)。
2:用彩画装饰。
3:琢磨,推敲文字。
wéi
1:(爲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
2: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3:制作;创作。
4:治理。
5:变成,成为。
6:是。
7:学习,研究。
8:种植;营作。
9:使。
10:以为;认为。
11:被 ——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12:于,在 ——表示时间或处所。
13:和 ——表示并列关系。
14:则,就 ——表示承接关系。
15:如,若 ——表示假设关系。
16:或,抑 ——表示选择关系。
17:的,之 ——用于名词性偏正结构中。
18:宾语前置的标志。
19:用于句尾,表示感叹。
20:姓。
wèi
1:(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2:帮助;佑助。
3:言说;告诉。
4:因为,由于。
5:替,给。
6:为了。
7:表示动作行为所向,可译为“向”、“对”、“朝”。
piáo
1:姓(明代有朴素)。
pō
pò
1:(形声。左形,右声。古代二字意义不同。“朴”,本义:树皮。《说文》:“木皮也。”王褒《洞箫赋》:“秋蜩不食抱朴而长吟兮。”)。
2:榆科,朴属植物的泛称 木名,落叶乔木,高五六丈,叶形椭圆而尖,上部缘边有锯齿,花细小,色淡黄。实为球形小肉果,黄赤色,味甘可食。木材可制器具。
3:大木材。
4:没有晾干的鼠肉。
5:质朴
pǔ
1:(形声。从木,菐声。本义:未加工的木材)。
2:同本义。
3:本质;本性。
4:货物的成本。
5:砍伐整理。
6:击,打。
7:淳朴;朴实。

斫琱为朴,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zhuó qióng wèi pǔ)。abcd式组合,斫琱为朴意思是:斫琱为朴原意为将精美的玉器斫凿成粗糙的木材,比喻将精致的事物简化或返璞归真。现多用来形容对事物的极简处理或朴素的美学追求。 强调在复杂中寻找简单之美,倡导简约的生活和艺术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