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巧若拙 dà qiǎo ruò zhuō

abcd式
拼音dà qiǎo ruò zhuō
注音ㄉㄚㄑㄧㄠˇㄖㄜˇㄓㄨㄛ
繁体大巧若拙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大巧若拙的解释
形容真正高明的人或事物,看似笨拙,实则蕴含着极高的智慧和技巧。
出处

1.

《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2.

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五十五章:'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寓意
提醒人们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善于发现内在的智慧和价值。
列子

1.

他虽然看起来木讷,但解决问题时总能展现出大巧若拙的智慧。

2.

她的画作看似简单,但细细品味后能感受到大巧若拙的艺术魅力。

3.

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他总是大巧若拙,深得大家喜爱。

4.

这个设计看似普通,但实际应用中却体现出大巧若拙的巧妙之处。

5.

他做事不急不躁,总是大巧若拙地处理各种难题。

6.

这是所谓“大智若愚,~”的话啦。 ★郭沫若《屈原》

大巧若拙的翻译
德语
große Geschicklichkeit scheint ungeschickt
日语
大巧は拙の如し
法语
la grande habileté semble maladroite
英语
great skill seems clumsy
大巧若拙的字意分解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3: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4:重要,重大。
5:德高望重的。
6:超过一般。
7:学识渊博的。
8:规模大。
9:性质严重。
10:达到很广范围或很高程度,大肆。
11:很,太,非常。
12:大人。
13:大小。
14:长大。
15:超过。
16:姓。
dài
1:“大夫”、“大王”。
2:世代。
qiǎo
1:(形声。从工,丂(kǎo)声。“工”有精密、灵巧义。本义:技艺高明、精巧)。
2:同本义。
3:巧妙;精妙。
4:美好;美丽。
5:虚浮不实,伪诈。
6:技巧。
1:(bōrě):智慧(佛经用语)。
ruò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女人跪着,上面中间象头发,两边两只手在梳发,表示“顺从”。本义:顺从)。
2:同本义。
3:如同;像。
4:择菜。
5:引申为选择。
6:同,相当。
7:及;到。
8: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和反问句)。
9:诺,应允,后作“诺”。
10:对付,处置。
11:如此,这样。
12:你。
13:其;他的 ——用于他称。
14:这么;那么。用同“偌”。
15:假如;如果。
16:至于 。用在句首以引起下文。
17:或;或者。
18:与,和。
19:而。
20:禾秆皮。
21:香草名。
22:秦、汉时县名 。治所在今湖北省宜城县东南。
23:古水名 。即今雅砻江,为金沙江支流。源出青海,东南流经甘孜、新龙等县,到攀枝花市东北入金沙江。
24: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面,表示事物的状态。相当于“貌”、“样子”。
25:用于句首。
zhuō
1:(形声。从手,出声。本义:笨拙,不灵活)。
2:同本义。
3:我的 。自谦之辞。
4:粗劣。
5:倒霉。
6:质朴无华。
7:不善于。
8:穷尽;用尽。
9:屈抑;粗暴对待。

大巧若拙,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dà qiǎo ruò zhuō)。abcd式组合,大巧若拙意思是:形容真正高明的人或事物,看似笨拙,实则蕴含着极高的智慧和技巧。 提醒人们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善于发现内在的智慧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