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词比事 shǔ yǔ bǐ shì

abac式
拼音shǔ yǔ bǐ shì
注音ㄕㄨˇㄘˊㄅㄧˇㄕˋ
繁体屬詞比事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属词比事的解释
形容对事物的比喻和类比,强调通过类比来理解和描述事物的特点。
出处

1.

《魏书·高祐传》:“至若左氏,属词比事,两致并书,可谓存史意,而非全史体。”

2.

出自《庄子·齐物论》:'属词比事,犹是也。'
寓意
强调通过类比和比喻来理解和解释事物的重要性,促进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列子

1.

在文学课上,老师用属词比事的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

2.

通过属词比事,他把复杂的物理原理解释得非常生动有趣。

3.

在绘画课上,老师用属词比事的方法教我们如何通过色彩来表达情感。

4.

在数学课上,老师用属词比事的方法让我们明白了函数的变化规律。

5.

在历史课上,老师用属词比事的方法让我们更容易记住历史事件的顺序。

6.

七十子之徒,周末汉初,去圣人则近矣,彼其徒之识道理,与~,或尚不及后之大贤也。 ★清·龚自珍《语录》

属词比事的翻译
德语
metaphorische Analogie
日语
比喩的な類推
法语
analogie métaphorique
英语
metaphorical analogy
属词比事的字意分解
shǔ
1:(形声。从尾,蜀声。“尾”与身体相连。①(zhǔ)本义:连接。②类,族)。
2:种类。亦特指牲类。
3:亲属。
4:侪辈。指同一类人。
5:官属;部属。
6:生物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 。动植物分类以种为单位,相近的种合为属,相近的属合为科。
7:归属;隶属。
8:系;是。
zhǔ
1:继续;连接(侧重于互相衔接)。
2:缀辑;撰写。
3:使聚集在一起;集合。
4:托付;委托。
5:叮嘱;告诫
6:推托;借口。
7:关注。
8:佩带。
9:关连 神情与苏、黄不属。——明·魏学洢《核舟记》。
10:跟随。
11:(zhù)倾注。
1:(形声。从言,司声。本义:言词。按,“辞”、“词”在“言词”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但在较古的时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
2:同本义。
3:诗文中的词语。
4:状纸;诉讼。
5:文体名,诗歌的一种 。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
6:说,告诉。
1:(会意。从二匕,匕亦声。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本义:并列;并排)。
2:同本义。
3:连接,接近。
4:比较;考校,核对。
5:及,等到。
6:勾结;偏爱。
7:等同。
8:具备。
9:官府限期办好公事。
10:接近;亲近。
11:密(与“稀”、“疏”相对)。
12:和谐。
13:皆,都,同等地。
14:连续,频频。
15:近来。
16:比起。
17:为;替。
18:及,等到。
19:姓。
shì
1:(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2:同本义。
3:引申为职守;政事;事务。
4:职业。
5:事情。
6:事业。
7:事故,事件。
8:典故;故事。
9:情况,情形。
10:侍奉;供奉。
11:做,从事。
12:使用;役使。
13:奉行。
14:治理;办理。
15:任用。
16:件;副。

属词比事,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hǔ yǔ bǐ shì)。abac式组合,属词比事意思是:形容对事物的比喻和类比,强调通过类比来理解和描述事物的特点。 强调通过类比和比喻来理解和解释事物的重要性,促进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