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反三的解释
比喻从一个事例中引申出多种类似的方法或道理。
出处
1.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2.
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原指诸葛亮善于从一个问题中引申出多个解决方案。寓意
鼓励人们通过学习和思考,从一个具体的事例中总结出普遍的规律和方法,提升学习效率和思维能力。
列子
1.
老师教我们解这道数学题后,我们举一反三,很快就学会了同类型的题目。2.
通过学习这个编程函数,我举一反三,掌握了更多相关的编程技巧。3.
在园艺课上,老师讲解了如何种植一种植物,我们举一反三,学会了种植其他植物。4.
学习了这个历史事件的背景,我们举一反三,理解了更多相关的历史事件。5.
在烹饪课上,掌握了一种调味方法后,我们举一反三,尝试了更多不同的菜肴。6.
我是凭着一卷《诗韵》学说话,倒可以有“~”的效验。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四回举一反三的翻译
德语
analoges Denken
日语
類推思考
法语
raisonnement analogique
英语
analogical thinking
举一反三的字意分解
jǔ
1:(形声。小篆字形,从手,舉(yǔ)声。本义:双手托物)。
2:同本义。
3:拿起;提起。
4:飞,飞起;飘动。
5:升起;耸起。
6:仰起;抬起。
7:发问;动问。
8:推荐;选用。
9:提出;列举。
10:兴起;发动。
11:施行;办理。
12:攻克;占领。
13:成就;成功。
14:参加科举考试。
15:又如:举进士;举首(科举考试的第一名)。
16:取;拾取。
17:攀援。
18:耸立,突起。
19:成立,站得住脚。
20:记录;登记。
21:谈论;称引。
22:复兴。
23:祭祀。
24:没收。
25:吃丰盛的饮食。
26:轻手诊脉。
27:榉柳。
28:肺脊;骨体正脊。
29:古代词性术语之一,相当于现在的名词。
30:古代重量单位,一举重三两。
31:全。
32:皆,都。
33:姓。
yī
1:(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同本义。
3:序数的第一位。
4: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
5: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
6:全;满。
7:统一。
8:专一。
9:都,一概。
10:一经。
fǎn
1:(象形。甲骨文字形,从又从厂。“厂”音hǎn。本义:手心翻转)。
2:同本义
3:反覆。
4:返回;回归。
5:未能遵守,违背。
6:往返于…之间。
7:反叛;造反。
8:反省。
9:归还;送还。
10:类推。
11:贱买而贵卖。
12:相反的;对立的。与“正”相对。
13:反而;相反。
14:姓。
sān
1:(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2:同本义。
3:表示多数或多次。
4:指三颗星。
5:姓。

举一反三,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jǔ yī fǎn sān)。abac式组合,举一反三意思是:比喻从一个事例中引申出多种类似的方法或道理。 鼓励人们通过学习和思考,从一个具体的事例中总结出普遍的规律和方法,提升学习效率和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