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梅止渴 wàng méi zhǐ kě

abac式
拼音wàng méi zhǐ kě
注音ㄨㄤˋㄇㄟˊㄓˇㄎㄜˇ
繁体杛榤止渴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 饮水思源
  • 解渴止饥
  • 实际行动
望梅止渴的解释
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聊以自慰。原意是说梅子酸,可以止渴,但实际上并不能真正解渴。
出处

1.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2.

三国时期,曹操带兵南征,士兵们口渴难耐,曹操便说前方有梅林,士兵们想到梅子的酸味,口中生津,暂时止渴。
寓意
提醒人们不要过于依赖幻想,而应采取实际行动解决问题。
列子

1.

小明在炎热的夏天,口渴难耐,只能望梅止渴,幻想自己在喝冰镇饮料。

2.

考试前夕,学生们紧张复习,只能望梅止渴,期待考试顺利通过。

3.

在长途旅行中,旅客们望梅止渴,盼望到达目的地能好好休息。

4.

失恋的人常常望梅止渴,想象着未来的美好生活来安慰自己。

5.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遇险者只能望梅止渴,幻想早日获救。

6.

鸾拆书看了,虽然不曾定个来期,也当画饼充饥,~。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四

望梅止渴的翻译
德语
sich mit Pflaumen trösten
日语
梅を思って渇きを癒す
法语
se consoler avec des prunes imaginaires
英语
quench one's thirst by thinking of plums
望梅止渴的字意分解
wà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臣”象眼睛,下面是“壬”(tǐng)。象一个人站在土地上远望。小篆又加“月”字,表望的对象。本义:远望)。
2:同本义。
3:遥祭,指古代帝王祭祀山川、日月、星辰。
4:希望,期望。
5:看望。
6:比较。
7:怨恨,责怪。
8:接近。
9:名望。
10:希望;盼望。
11:望日,夏历每月十五,天文学上指月亮圆的那一天。
12:边际。
13:仪容。
14:有名的人。
15:窗口。
16:唐代行政区划的等级之一。
méi
1:(形声。从木,每声。本义:楠木)。
2:同本义。
3:梅树 。蔷薇科,落叶乔木,少有灌木。早春开花,后生叶芽。花以白色、淡红色为主。气味清香。核果近球形,未熟时为青色,成熟后一般呈黄色,味极酸。
4:梅树的果实,称酸果,即酸梅子。
5:马鞭。
6:
7:姓。
zhǐ
1:(“趾”的本字。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脚趾头,下象脚面和脚掌。本义:脚) 同本义。
2:停住,中断进程。
3:又。
4:阻止,不让进行。
5:又。
6:居住。
7:停留,逗留。
8:仅;只。
9:又。
10:又。
11:在句末可表肯定陈述语气,相当于“呢”。
1:(形声。从水,曷声。本义:水干 )。
2:口渴。
3:比喻迫切。

望梅止渴,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wàng méi zhǐ kě)。abac式组合,望梅止渴意思是: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聊以自慰。原意是说梅子酸,可以止渴,但实际上并不能真正解渴。 提醒人们不要过于依赖幻想,而应采取实际行动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