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时务 bù shí shí wù

abcd式
拼音bù shí shí wù
注音ㄅㄨˋㄕˊㄕˊㄨˋ
繁体不識時務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不识时务的解释
指不了解当前的形势,不懂得顺应时势。常用来形容人缺乏判断力或不切实际。
出处

1.

《后汉书·张霸传》:“邓骘当朝贵盛,闻霸名行,欲与结交,霸逡巡不答。众人笑其不识时务。”

2.

《汉书·王莽传》:'不识时务,自取灭亡。'
寓意
提醒人们要懂得顺应时势,灵活应对变化,避免因固执而导致失败。
列子

1.

他不识时务,坚持用过时的方法做事,导致项目失败。

2.

面对新技术的挑战,老张不识时务,拒绝学习新技能。

3.

小李不识时务,总是和同事发生冲突,影响了团队合作。

4.

公司老板不识时务,不愿调整经营策略,导致市场份额下降。

5.

她不识时务,坚持己见而不顾他人的建议,最终错失良机。

6.

什么年月了,还吃这碗饭,太~了。 ★张洁《沉重的翅膀》

不识时务的翻译
德语
die Lage nicht erkennen
日语
時勢に疎い
法语
ignorant de la situation
英语
ignorant of the situation
不识时务的字意分解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shí
1:(形声。从言。戠(zhí)声。善于言谈,表示有知识,故从言。本义:知道;懂得)。
2:同本义。
3:认识。
4:赏识。
5:感觉;识别;辨别。
6:见识;知识。
7:相知的朋友。
8:思想或意识。
9:刚才。
10:姓。
zhì
1:旗帜
2:古代钟鼎上凸出的文字。
3:标记。
4:加上标记
5:记住。
shí
1:(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2:同本义。
3:时辰 ,计时单位,一昼夜的十二分之一(古时一昼夜分为十二时)。
4:时间;时候。
5:时尚,时俗。
6:时运;命运。
7:时机;机会。
8:岁月,光阴。
9:指时势或时局。
10:代,朝。
11:气候。
12:合时宜的,适时的。
13:当时的。
14:善,好。
15:相当于“常常”、“经常”。
16:相当于“有时”、“偶尔”。
17:按时,到时候。
18:当时,这时,那时。
19:表示近指,相当于“此”、这”。
20:适时;合于时宜。
21:伺候;等待。
22:处,处于。
23:承,承受。
24:姓。
1:(形声。从力,務(wù)声。从力,表示要致力于某事。本义:致力,从事)。
2:同本义。
3:谋求。
4:追求。
5:事业;事务。
6:职业。
7:古代官署名。多为掌管贸易和税收的机构。
8:宋、元时的酒店。
9:一定;务必。

不识时务,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ù shí shí wù)。abcd式组合,不识时务意思是:指不了解当前的形势,不懂得顺应时势。常用来形容人缺乏判断力或不切实际。 提醒人们要懂得顺应时势,灵活应对变化,避免因固执而导致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