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冠三军的解释
形容将士们的气势压倒对方三军,表现出极大的威武和气势。
出处
1.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高彪传》:“吕尚七十,气冠三军,诗人作歌,如鹰如鴠。”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句为“力拔山兮气盖世”,后演变为“气冠三军”。寓意
强调勇气和气势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自信和勇敢。
列子
1.
在比赛中,他气冠三军,带领队伍取得了胜利。2.
面对困难,他气冠三军,勇敢地站出来解决问题。3.
在演讲比赛中,他气冠三军,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4.
在运动场上,他气冠三军,带领队伍冲向终点。5.
在辩论赛中,他气冠三军,以强大的气势压倒对手。气冠三军的翻译
德语
die drei Armeen übertreffen
日语
三軍を圧倒する
法语
dominer les trois armées
英语
overawing the three armies
气冠三军的字意分解
qì
1:(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2:同本义。
3:气体的通称 。既没有独立的形态又没有固定的体积而趋向无限膨胀的流体。如:气蚀。又指天然气。如:气田。
4:空气。
5:气象。
6:气味。
7:呼吸;气息。
8:景象;气氛。
9:指人的元气。
10:指精神状态,情绪。
11:气焰;权势。
12:中医学术语。指脉气和营卫。
13:用具,工具。
14:向人求讨。
guān
1:(会意。从“冖”(mì),用布帛蒙覆。从“元”(人头),从“寸”(手)。意思是:手拿布帛之类的制品加在人的头上,即“冠”。本义:帽子)。
2:同本义。
3:公鸡头上的肉瘤或高出的羽毛。
guàn
1:戴;戴帽子。
2:超出众人;超过;位居第一。
3: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一般在二十岁。
sān
1:(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2:同本义。
3:表示多数或多次。
4:指三颗星。
5:姓。
jūn
1:(会意。金文字形,从车,从勹(bāo,包裹)。表示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驻扎时,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本义:围成营垒)。
2:同本义。
3:注:“犹屯兵粮储也。”。
4:攻杀。
5:指挥作战。
6:从军。
7:军队。
8:军队的编制单位 。古代以军为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春秋时各大国多设上、中、下三军,历代沿用其名,人数多少不一。
9:士兵。
10:中国宋代行政区划名。与府、州、监同属于路。
11:唐于设兵戍守之地 ,设置“军”、“守捉”、“镇”、“戍”等。安史之乱后,内地也设“军”。如汴州设宣武军。“军”与“守捉”的将领称使;“镇”与“戍”的将领称镇将。
12:阵地。

气冠三军,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qì guàn sān jun1)。abac式组合,气冠三军意思是:形容将士们的气势压倒对方三军,表现出极大的威武和气势。 强调勇气和气势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自信和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