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丹傅粉 shī dān fù fěn

abac式
拼音shī dān fù fěn
注音ㄕㄉㄢㄈㄨˋㄈㄣˇ
繁体施丹傅粉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施丹傅粉的解释
形容一种美好的妆容或外貌,常用来比喻女子化妆精致、面容娇美。
出处

1.

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

2.

出自《诗经·卫风·硕人》:'施施之貌,施施之容,施丹施粉,施施之美。'
寓意
强调外在美和精致的妆容,表达对美的追求和欣赏。
列子

1.

她今天施丹傅粉,显得格外美丽动人。

2.

婚礼上,新娘施丹傅粉,宛如仙女下凡。

3.

舞会上,每个女孩都施丹傅粉,争奇斗艳。

4.

在舞台上,演员施丹傅粉,展现出角色的魅力。

5.

节日庆典时,女孩子们施丹傅粉,欢乐地参加活动。

6.

更胜似~,果然是万花中惟此特尊。 ★明·无名氏《八仙过海》第一折

施丹傅粉的翻译
德语
Rouge und Puder auftragen
日语
口紅とパウダーを塗る
法语
appliquer du rouge et de la poudre
英语
apply rouge and powder
施丹傅粉的字意分解
shī
1:(形声。从(yǎn),也声。本指旗帜)。
2:旗飘动。
3:假借为“吔”。给,给予。引申为施舍。
4:设置;安放。
5:施行;实行;推行。
6:散布;铺陈。
7:加;施加。
8:判罪。
9:陈尸示众。
10:用;运用。
11:恩惠,仁慈。
12:旄羽珥,旗竿头上缀饰物。
13:姓。施琅Shī Láng (1621—1696) 中国清朝时将领,福建晋江人。字尊侯,号琢公。初为郑芝龙部将,降清后任水师提督。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攻灭台湾的郑氏政权。他建议在台湾驻兵屯守,以备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为清政府所采纳。封靖海侯。
dān
1:(象形。甲骨文字形,外面框框象矿井形,里边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表示那里有丹砂。本义:辰砂,朱砂)。
2:同本义。
3:古代用作染色的颜料。
4:依成方制成的颗粒状或粉末状的中成药。
5:红色,赤色。
6:涂染成红色。
1:(形声。从人,尃(fū)声。本义:辅佐)。
2:同本义。
3:辅导。
4:靠近,迫近。
5:依附,依凭。
6:附着。
7:捎带,随带。
8:以财物助丧事。
9:姓。
fěn
1:(会意。从米,从分,分亦声。本义:米细末。亦指谷类、豆类作物子实的细末)。
2:同本义。
3:妆饰用的白色粉末,亦有染成红色者。
4:用米、豆类或马铃薯等淀粉制成的食品,特指粉条或粉丝。
5:研成粉末;粉碎。
6:白色的;带白色的;粉红色的。

施丹傅粉,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hī dān fù fěn)。abac式组合,施丹傅粉意思是:形容一种美好的妆容或外貌,常用来比喻女子化妆精致、面容娇美。 强调外在美和精致的妆容,表达对美的追求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