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下山 měng hǔ xià shān

abcd式
拼音měng hǔ xià shān
注音ㄇㄥˇㄏㄨˋㄒㄧㄚˋㄕㄢ
繁体猛虎下山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猛虎下山的解释
形容猛虎从山上下来,气势汹汹,势不可挡,常用来比喻某人或某事物的强大气势或力量。
出处

1.

清·吴趼人《九命奇冤》第26回:“大有转身作一个‘猛虎下山’之势,劈面扑来,要想杨福一闪,他好乘势翻个跟斗,到杨福后面去。”

2.

出自《三国演义》,描述关羽单骑救阿斗时的英勇气势。
寓意
强调勇猛无畏和强大的气势,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坚定和自信。
列子

1.

他在比赛中如猛虎下山般连胜三局,赢得了冠军。

2.

面对困难,他总是以猛虎下山的气势迎难而上。

3.

她的演讲充满激情,仿佛猛虎下山一般,深深打动了听众。

4.

新来的经理像猛虎下山一样,迅速整顿了公司的混乱局面。

5.

他下棋时常常猛虎下山般气势逼人,让对手难以招架。

猛虎下山的翻译
德语
wie ein Tiger, der den Berg hinunterkommt
日语
猛虎下山のように
法语
comme un tigre descendant la montagne
英语
like a tiger descending the mountain
猛虎下山的字意分解
měng
1:(形声。从犬,孟声。本义:健壮的狗) 同本义。
2:凶恶可怕。
3:勇猛;威猛。
4:猛烈(强烈;刚烈)。
5:忽然,突然。
6:非常,甚。
1:(象形。金文字形象以虎牙、虎纹为特征的虎形。本义:老虎)。
2:同本义 ,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动物(Panthera tigris),在黄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横纹,尾长而无簇毛,有黑圈,下体大部白色,无鬣,典型的体形比狮子略大。
3:比喻残酷凶暴。
4:姓。
1:[方言] 虎不拉:比喜鹊稍大的一种鸟,性猛善鸣。
xià
1:(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2:同本义。
3:地。
4:臣下;百姓;群众。
5:方面。
6:特指湖泽。
7:地表之下。
8:里面。
9:旧时时间单位,相当于“点”。
10:指时间、处所、范围。
11:位在下的人。
12:下来。
13:落下;降下。
14:弯屈。
15:卸下。
16:发表、宣告。
17:去;到。
18:做饭。
19:夺得、攻取、占领或攻占。
20:又如:连下数城。
21:歇宿;收留。
22:又如:下人(旅店安排客人住宿);下处(住所;旅店);下店。
23:投降。
24:又如:下气(说求饶的话);下腰(弯腰。比喻屈服)。
25:居人之下;谦让。
26:又如:下人(居于人下);下顾(照顾;关照);下气(恭敬顺从)。
27:安扎。
28:拍。
29:身分、地位低。
30:次序或时间在后。
shān
1:(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2:同本义。
3:形状像山的东西。
4:特指“五岳”。
5:指酒肆的楼上。
6:粗俗。
7:姓。

猛虎下山,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měng hǔ xià shān)。abcd式组合,猛虎下山意思是:形容猛虎从山上下来,气势汹汹,势不可挡,常用来比喻某人或某事物的强大气势或力量。 强调勇猛无畏和强大的气势,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坚定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