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蹶不振的解释
形容因一次挫折而一蹶不振,再也振作不起来。
出处
1.
汉·刘向《说苑·说丛》:“一噎之故,绝谷不食,一蹶之故,却足不行。”2.
出自《孟子·梁惠王下》:'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后引申为因一次挫折而一蹶不振。寓意
警示人们不要因为一次失败就失去信心,要学会从挫折中站起来。
列子
1.
小明因为一次考试失败而一蹶不振,失去了学习的动力。2.
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失利后,一蹶不振,逐渐走向衰败。3.
他因为失恋而一蹶不振,整天无精打采。4.
运动员因一次受伤而一蹶不振,再也无法回到巅峰状态。5.
团队在项目失败后一蹶不振,成员之间缺乏沟通和合作。6.
可惜,到了这二十世纪的中叶,说什么也~了。 ★梁斌《红旗谱》四十二一蹶不振的翻译
德语
entmutigt
日语
一蹶不振
法语
découragé
英语
down and out
一蹶不振的字意分解
yī
1:(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同本义。
3:序数的第一位。
4: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
5: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
6:全;满。
7:统一。
8:专一。
9:都,一概。
10:一经。
jué
1:(形声。从足,厥声。本义:倒下,跌倒)。
2:同本义。
3:折损。
4:疾行,跑。
5:踏;蹈。
6:挖掘;拔出。
7:竭尽,枯竭。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zhèn
1:(形声。从手,辰声。本义:赈济;救济)。
2:同本义。
3:挽救;救治。
4:抖动;摇动。
5:举起;挥动。
6:震憾;震惊。
7:又。
8:整治,整顿 [reorganize]。
9:振作;奋起。
10:消除。
11:发出;生长。
12:姓。

一蹶不振,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ī jué bù zhèn)。abcd式组合,一蹶不振意思是:形容因一次挫折而一蹶不振,再也振作不起来。 警示人们不要因为一次失败就失去信心,要学会从挫折中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