恛惶无措 huáng hǔng wú cuò

abcd式
拼音huáng hǔng wú cuò
注音ㄏㄨㄤˊㄇㄛˊㄘㄨㄛˋ
繁体恛惶無措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恛惶无措的解释
形容人因害怕、惊慌而不知道该怎么办,显得手足无措、不知所措。
出处

1.

唐·柳宗元《礼部为百官上尊号第二表》:“此臣等所以兢惕失图,恛惶无措。”

2.

出自清代小说《红楼梦》第五十五回:“贾母听了,忙道:‘这是什么话!’便慌了手脚,急的不知怎样才好。”
寓意
提醒人们在面对突发情况时需要保持冷静,避免因慌张而失去判断力。
列子

1.

小明第一次上台演讲,紧张得恛惶无措。

2.

面对突如其来的考试,许多同学恛惶无措。

3.

在陌生的城市迷路了,他恛惶无措地四处张望。

4.

听到鬼故事,小朋友们恛惶无措地抱在一起。

5.

第一次做饭,面对复杂的食谱,她恛惶无措。

恛惶无措的翻译
德语
ratlos
日语
途方に暮れる
法语
désemparé
英语
at a loss
恛惶无措的字意分解
huí
1:昏乱的样子
huáng
1:(形声。从心,皇声。本义:恐惧,惊慌) 同本义。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7:未,不曾,没。
8:不必,不值得。
9:
10: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11: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12:用在句首,无义。
1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cuò
1:(形声。从手,昔声。本义:放置,安放)。
2:同本义。
3:废弃;搁置。

恛惶无措,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huáng hǔng wú cuò)。abcd式组合,恛惶无措意思是:形容人因害怕、惊慌而不知道该怎么办,显得手足无措、不知所措。 提醒人们在面对突发情况时需要保持冷静,避免因慌张而失去判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