慌手慌脚 huāng shǒu huāng jiǎo

abac式
拼音huāng shǒu huāng jiǎo
注音ㄏㄨㄤˇㄏㄨㄤˇㄕㄡˇㄏㄨㄤˇㄏㄨㄤˇㄐㄧㄠˇ
繁体慌慌手慌慌脚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慌手慌脚的解释
形容慌张急躁,手脚无措的样子。
出处

1.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五回:“这时候我看着也是吓的慌手慌脚的了。”

2.

出自清代李汝珍的《镜花缘》第五十回:“只见他慌手慌脚,急急忙忙的跑了过来。”
寓意
提醒人们在面对突发情况时需要保持冷静,不要过于慌张。
列子

1.

小明第一次上台演讲,慌手慌脚,忘了好几段台词。

2.

妈妈不在家,小红做饭时慌手慌脚,把盐当成糖放进了菜里。

3.

第一次参加比赛,小李慌手慌脚,结果发挥失常。

4.

听到火警铃声,大家慌手慌脚地往外跑。

5.

面对突如其来的考试,学生们慌手慌脚,找不到复习资料。

6.

嗗拉巴唧向小姑娘一点头,~的跑出去。 ★老舍《小坡的生日》二

慌手慌脚的翻译
德语
verwirrt und unorganisiert
日语
慌てふためく
法语
affolé et désorganisé
英语
flustered and disorganized
慌手慌脚的字意分解
huāng
1:(形声。从心,荒声。本义:急忙,忙乱) 同本义。
2:散亡。
huǎng
1:
huang
1:
shǒu
1:(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2:同本义。
3:专司某事或擅长某种技艺的人。
4:笔迹。
5:手艺;本领。
6:亲自,亲手。
7:拿着,执持。
8:用手击杀。
9:取。
huāng
1:(形声。从心,荒声。本义:急忙,忙乱) 同本义。
2:散亡。
huǎng
1:
huang
1:
jiǎo
1:(形声。从肉,却声。本义:胫,小腿)。
2:同本义。
3:足的别称。
4:某物的底座(作为它的支承部件)。
5:帮手。
jué
1:传统戏曲中的人物类型。

慌手慌脚,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huāng shǒu huāng jiǎo)。abac式组合,慌手慌脚意思是:形容慌张急躁,手脚无措的样子。 提醒人们在面对突发情况时需要保持冷静,不要过于慌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