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bǎi jiā zhēng míng

abcd式
拼音bǎi jiā zhēng míng
注音ㄅㄞˇㄍㄨㄓㄥˋㄇㄧㄥˊ
繁体百傢爭鳴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百家争鸣的解释
形容学术思想自由,各种学派自由争论的繁荣景象。
出处

1.

《汉书·艺文志》“凡诸子百八十九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说,以此弛说,取舍诸候。”

2.

出自《汉书·艺文志》,原指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寓意
倡导思想自由和学术繁荣,强调多元化和包容性。
列子

1.

在学术研讨会上,各位专家百家争鸣,发表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2.

这个论坛鼓励大家百家争鸣,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3.

在课堂上,老师鼓励学生百家争鸣,积极讨论问题。

4.

读书会上,大家百家争鸣,互相分享读书心得。

5.

在创意设计比赛中,各参赛团队百家争鸣,展示了丰富多样的作品。

6.

自春秋末年以来,中国的思想得到一个极大的开放,呈现出一个~的局面。 ★郭沫若《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

百家争鸣的翻译
德语
hundert Schulen streiten
日语
百家争鳴
法语
cent écoles de pensée se disputent
英语
a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d
百家争鸣的字意分解
bǎi
1:(会意。从一,从白。“白”假借为“百”。本义:数词)。
2:十个十。一百,100。
3:概数。言其多,许多的,众多的。
4:多种多样的;各种的。
5:所有;一切;凡。
6:增为百倍。
7:姓。
jiā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mián),表示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本义:屋内,住所)。
2:同本义。
3:引申表示住宅、房屋。
4:家庭,人家。
5:指夫或妻。
6: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即卿大夫或卿大夫的采地食邑。
7:娘家。
8:学术或艺术流派。
9: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分的人。
10: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工作、担任某种职务的人。
11:指某一集团或某一方面 。 如: 三家条约。
12:家财,财产。
13:又如:分家;发家;家破人亡;抄家。
14:朝廷。
15:又如:汉家(即汉朝);随家(即隋朝);家历(皇朝的历数)。
16:都城。
17:帝王或太子。
18:又如:家吏(皇后或太子的官属)。
19:古代医书上指患某种病的人。
20:私家的,个人的 ,与“公”相对。
21:娶妻;成家。
22:安家;定居。
23:稼穑。种谷曰稼,收获曰穑。
1:
jie
1:词尾。
zhēng
1:(会意。金文字形,上为“爪”(手),下为“又”(手),中间表示某一物体,象两人争一样东西。从又,义同。本义:争夺)。
2:同本义。
3:辩论;争论。
4:争胜,争着。
5:争斗。
6:竞争;较量。
7:相差。
8:春秋时鲁国北城护城河名,又为北城门名 。也作“净”。
9:多用于诗、词、曲中,相当于“怎么”。
10:姓。
zhèng
1:“诤”的本字。强谏;规劝。
míng
1:(会意。从口,从鸟。本义:鸟叫)。
2:同本义。
3:又如鸣管(鸟类的发声装置);鸣凤(凤鸟鸣叫);鸣雁(雁鸣叫)。
4:泛指发声。
5:又如鸣石(撞击则会发出声响的石头);鸣玉(古人佩于腰间的玉饰。行走时相互撞击而发声);鸣琴(指琴。又比喻瀑布的声音);鸣鞭(挥鞭发出声响);鸣銮(车上的銮铃鸣响。指天子或贵族出行)。
6:震惊。
7:申告。
8:言说;称说。
9:闻名,著称。
10:假借为“明”。光明,明亮。

百家争鸣,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ǎi jiā zhēng míng)。abcd式组合,百家争鸣意思是:形容学术思想自由,各种学派自由争论的繁荣景象。 倡导思想自由和学术繁荣,强调多元化和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