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须拍马的解释
比喻对人阿谀奉承,曲意讨好。
出处
1.
浩然《艳阳天》第128章:“跟在李乡长的屁股后边,溜须拍马,可神气啦。”2.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自古道,溜须拍马,有何益处?'寓意
提醒人们要保持独立人格,不要为了个人利益而阿谀奉承他人。
列子
1.
小李总是对老板溜须拍马,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机会。2.
同事们都讨厌那个溜须拍马的人。3.
他通过溜须拍马得到了晋升的机会。4.
班上的那个学生总是溜须拍马,讨好老师。5.
溜须拍马的人在团队中往往不受欢迎。6.
他一向会~。溜须拍马的翻译
德语
jemandem in den Hintern kriechen
日语
おべっかを使う
法语
lécher les bottes
英语
to curry favor
溜须拍马的字意分解
liū
1:瞟,偷偷地看。
2:偷偷地拿。
3:鸣,叫。
liù
1:(形声。从水,留声。本义:水名)。
2:古水名。又名“潭水”。
3:即今纵贯广西中北部的融江、柳江及黔江。
4:屋檐滴水处。
5:某一地点附近的地方。
6:液体向下流。
7:斜视,瞥,迅速而短暂地看。
8:漫步;游逛。
9:传唤。
10:水势迅猛。
xū
1:(本字作“须”。后来写成有鬚,现在又简化为“须”。象形。从页,从彡,页(xié),头,彡(shān),表毛饰。指人面上的毛。本义:胡须)。
2:同本义。
3:野兽的鬚。泛指动、植物身上像须的东西。
4:流苏。
5:片刻。
6:等待。
7:停留。
8:需要。
9:助动词。必要,应当。
10:终于。
11:本是;本来。
12:必然。
13:相当于“却”。
14:虽然。
15:姓。
pāi
1:(形声。从手,白声。本义:拍击)。
2:同本义。
3:抚慰。
mǎ
1:(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3:“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4:驾着马。
5:姓。

溜须拍马,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liū xū pāi mǎ)。abcd式组合,溜须拍马意思是:比喻对人阿谀奉承,曲意讨好。 提醒人们要保持独立人格,不要为了个人利益而阿谀奉承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