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扑食 měng hǔ pū shí

abac式
拼音měng hǔ pū shí
注音ㄇㄥˇㄏㄨˋㄆㄨㄙˋ
繁体猛虎撲食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猛虎扑食的解释
形容猛虎捕食时的凶猛迅捷,常用来比喻某人或某事物的强大和迅猛。
出处

1.

老舍《赵子曰》:“赵子曰放下酒杯,猛虎扑食似的扑出去。”

2.

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其中描述李广射虎时,虎扑食之状。
寓意
强调力量和速度,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有猛虎扑食的勇气和决心。
列子

1.

小明在运动会上猛虎扑食般冲向终点,赢得了第一名。

2.

厨师用猛虎扑食的速度切好了所有的食材,准备开始烹饪。

3.

比赛中,运动员如猛虎扑食般抢到了球,迅速反击。

4.

在游戏中,玩家以猛虎扑食的姿态迅速击败了对手。

5.

小狗看到骨头,猛虎扑食般冲了过去,一口叼走了。

6.

他就象~一样,往前窜了两窜,嚓的一下子,也把榴弹甩了出去。 ★刘流《烈火金刚》第十二回

猛虎扑食的翻译
德语
wie ein Tiger, der sich auf seine Beute stürzt
日语
猛虎が獲物に襲いかかるように
法语
comme un tigre se jetant sur sa proie
英语
like a tiger pouncing on its prey
猛虎扑食的字意分解
měng
1:(形声。从犬,孟声。本义:健壮的狗) 同本义。
2:凶恶可怕。
3:勇猛;威猛。
4:猛烈(强烈;刚烈)。
5:忽然,突然。
6:非常,甚。
1:(象形。金文字形象以虎牙、虎纹为特征的虎形。本义:老虎)。
2:同本义 ,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动物(Panthera tigris),在黄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横纹,尾长而无簇毛,有黑圈,下体大部白色,无鬣,典型的体形比狮子略大。
3:比喻残酷凶暴。
4:姓。
1:[方言] 虎不拉:比喜鹊稍大的一种鸟,性猛善鸣。
1:(形声。左形,右声。本义:击,打)。
2:同本义。
3:进攻。
4:拂着;拂拭。
5:倾倒
6:喻指烟、气之属直冲(人的感官)。
7:棰杖。
8:鞭子;戒尺。古代体罚用具。
shí
1:(会意。从饣皂,饣声。本义:饭,饭食)。
2:同本义。
3:粮食。
4:食物的通称。
5:食禄,俸禄。
6:食墨亦简作“食”。龟卜的术语。古代龟卜兆与墨画重合叫“食墨”,为吉兆。
7:亏损
8:特指日蚀或月蚀。
9:吃。
10:靠着吃饭;赖以为生。引申为依赖、依靠。
11:享受;受。
12:垦耕。
13:背弃。
14:接受,采纳。
15:祭献,享祀。
1:拿东西给人吃
2:饲养 ;喂养;供养。
3:宴请。
1:——用于人名的字。如汉代的郦食其、审食其。

猛虎扑食,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měng hǔ pū shí)。abac式组合,猛虎扑食意思是:形容猛虎捕食时的凶猛迅捷,常用来比喻某人或某事物的强大和迅猛。 强调力量和速度,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有猛虎扑食的勇气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