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公无私的解释
形容为公家的事业尽心尽力,不计较个人得失。
出处
1.
三国·魏·桓范《世要论·臣不易》:“陈之于主,行之于身,志于忠上济事,忧公无私。”2.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句为“蔺相如曰:‘臣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及出,未尝不在王侧。今王必欲急臣,臣望赐晋鄙兵符。’臣请往说晋鄙,令晋鄙按兵无动,尽护赵国之安全。臣不以私害公,愿王察之。’”寓意
强调无私奉献和为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的精神。
列子
1.
他为了社区的绿化工程,忧公无私地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2.
在灾难救援中,志愿者们表现得忧公无私,令人感动。3.
为了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老师们忧公无私地提出许多建议。4.
在公益活动中,参与者们表现出忧公无私的精神,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5.
为了保护环境,环保组织的成员们忧公无私地进行宣传和行动。忧公无私的翻译
德语
uneigennützige Hingabe an das öffentliche Wohl
日语
公益に無私の献身
法语
dévouement désintéressé au bien public
英语
selfless dedication to public welfare
忧公无私的字意分解
yōu
1:(本字古作上“页”(xie)下“心”。会意。心中有了忧愁,必然在脸上(用“页”即人头代表)反映出来。后加“攵”(suī表示行走),形成“憂”字。“忧”是形声字。本义:担忧;发愁)同本义。
2:居丧 。多指居父母丧。
3:忧患,祸患。
4:姓。
gōng
1:(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2:同本义。
3:共,共同。
4:公共,公家,公众的。与“私”相对。
5:朝廷;国家。
6:君王。
7:公事;政府或机关的工作。
8:古爵位名。
9:古代朝廷最高官位的通称 。后泛称朝中职高掌权者。
10:旧时对男性的长者或老人的尊称。
11:父。又丈夫的父亲。
12:劳绩,功绩。
13:公然;公开地。
mó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wú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7:未,不曾,没。
8:不必,不值得。
9:
10: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11: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12:用在句首,无义。
1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sī
1:(形声。从禾,厶(sī)声。本义:禾;庄稼)。
2:同本义。
3:中国古时女子称姊妹之夫为私。
4:男女阴部。
5:日常衣服。
6:古指私田。
7:古代卿大夫的家臣。
8:又指诸侯国君的嬖臣妾媵。
9:假借为“厶”。私人的;自己的。与“公”相对。
10:秘密的;不公开的。
11:邪,不正。
12:小。
13:非法的。
14:通奸。
15:排尿;小便。
16:偏爱。
17:贪爱,求多。
18:占有。
19:用财物买通,贿赂。
20:私下,偷偷地。

忧公无私,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ōu gōng wú sī)。abac式组合,忧公无私意思是:形容为公家的事业尽心尽力,不计较个人得失。 强调无私奉献和为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