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冰求火 qiāo bīng qiú huǒ

abcd式
拼音qiāo bīng qiú huǒ
注音ㄑㄧㄠㄅㄧㄥㄑㄧㄡˊㄏㄨㄛˇ
繁体敲冰裘火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敲冰求火的解释
比喻在困难或绝望的情况下求助于别人,请求帮助。
出处

1.

《大光明藏经》下卷:“敲冰求火,论功不遂。”

2.

出自《汉书·霍光传》,原意为在冰天雪地中敲冰取水求火,表示一种极端的求助行为。
寓意
强调在绝望中寻求帮助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困境中不要放弃希望。
列子

1.

在野外迷路后,他只能敲冰求火,希望有人能救他。

2.

公司濒临破产,老板四处敲冰求火,希望找到新的投资者。

3.

失去工作后,他敲冰求火地向亲戚朋友借钱度日。

4.

在比赛中受伤后,运动员敲冰求火地请求教练的帮助。

5.

在荒岛上,幸存者们敲冰求火地寻找救援信号。

敲冰求火的翻译
德语
in Verzweiflung um Hilfe rufen
日语
絶望の中で助けを求める
法语
crier à l'aide dans le désespoir
英语
cry for help in desperation
敲冰求火的字意分解
qiāo
1:(形声。从攴,高声。攴,pū,轻击。象手(又)拿小棍轻击的样子。本义:敲击,叩打)。
2:同本义。
3:短杖式的刑具。
bīng
1:(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2:同本义。
3:结冰,冻结。
4:使感到极冷。
5:清白,晶莹。
6:姓。
qiú
1:(《说文》以“求”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义:皮衣)。
2:“裘”的古字。皮衣。
3:请求;干请;乞助。
4:追求,谋求;寻求;寻找。
5:索取。
6:探索。
7:责备,责求。
8:招来。
9:贪求;贪婪。
10:聚合。
11:贿赂。
12:姓。
huǒ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2:同本义。
3:火灾;发生火灾。
4:灯火,指灯烛或火把。
5:中国古代兵制单位, 十人为 “火”。
6:火星之简称。又名大火 。司南方,主夏季。而古恒星之名,心宿二,古称“大火”,亦简称火。
7:焚烧;烧毁。
8:形容像火那样的颜色,一般指红色的。

敲冰求火,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qiāo bīng qiú huǒ)。abcd式组合,敲冰求火意思是:比喻在困难或绝望的情况下求助于别人,请求帮助。 强调在绝望中寻求帮助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困境中不要放弃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