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给自足 zì gěi zì zú

abcd式
拼音zì gěi zì zú
注音ㄗˋㄗˋㄍㄟˇㄗˋㄗˋㄗㄨˊ
繁体自自給自自足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自给自足的解释
自给自足指的是依靠自己的劳动和资源满足自己的需要,不依赖外界的供给。
出处

1.

《三国志·魏志·步隲传》:“种瓜自给。”《列子·黄帝》:“不施不惠,而物自足。”

2.

《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虽然原文中没有直接出现“自给自足”这个词,但表达了自给自足的思想。
寓意
强调自力更生、独立生活的重要性,倡导不依赖外界的精神。
列子

1.

他选择在乡下生活,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2.

这个小村庄通过种植各种作物实现了自给自足。

3.

她喜欢自给自足的感觉,不喜欢依赖别人。

4.

他们在荒岛上建立了一个自给自足的社区。

5.

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让他感到非常满足。

6.

人民在党和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展开了~的大生产运动。 ★冯德英《苦菜花》第九章

自给自足的翻译
德语
selbstversorgend
日语
自給自足
法语
autosuffisant
英语
self-sufficient
自给自足的字意分解
1:(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2:同本义。
3:始;开头。
4:起源。
5:自己,自我;本身。
6:由;从。
7:在;于。
8:自然,当然。
9:本是;本来。
10:仍旧,依然。
11:亲自。
12:别自、另外。
13:假如,苟。与“非”连用。
14:即使,虽。
15:却,可是。
16:因为,由于。
17:用。
18:是。
gěi
1:交付,送与。
2:把动作或态度加到对方。
3:表示对象、目的,相当于‘为’、‘替’。
4: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或表示被动语态,相当于‘被’。
5:表示方向,相当于‘朝’、‘对’、‘向’。
1:(形声。从糸,合声。本义:衣食丰足;充裕)。
2:同本义。
3:口齿伶利。
4:充足的供给,以物质给予对方。
5:授与,交付。
6:速,捷。
1:(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2:同本义。
3:始;开头。
4:起源。
5:自己,自我;本身。
6:由;从。
7:在;于。
8:自然,当然。
9:本是;本来。
10:仍旧,依然。
11:亲自。
12:别自、另外。
13:假如,苟。与“非”连用。
14:即使,虽。
15:却,可是。
16:因为,由于。
17:用。
18:是。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本义:脚)。
2:(同本义。秦汉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脚”;“脚”表示小腿。魏晋以后,三者都表示脚,但在书面语中,多用“足”)。
3:支撑器物的脚。
4:充实;完备;足够。
5:富裕的。
6:使满足。
7:重视。
8:止。
9:完成。
10:值得。

自给自足,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zì gěi zì zú)。abcd式组合,自给自足意思是:自给自足指的是依靠自己的劳动和资源满足自己的需要,不依赖外界的供给。 强调自力更生、独立生活的重要性,倡导不依赖外界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