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无实据 chá wú shí jù

abcd式
拼音chá wú shí jù
注音ㄔㄚˊㄇㄛˊㄕˊㄐㄩˋ
繁体查無實據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查无实据的解释
指经过调查,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或根据。常用于表示某事缺乏实质性的证明。
出处

1.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一百一回:“那两个差头,白白的又发了一注子大财,只以‘查无实据’,禀报县公完事。”

2.

出自清代小说《红楼梦》第七十五回:“探春道:‘查无实据,怎好乱说的?’”
寓意
提醒人们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不要轻易下结论,强调证据的重要性。
列子

1.

他声称自己被冤枉,但查无实据,无法证明。

2.

关于这起案件,警方经过多次调查,依然查无实据。

3.

她怀疑有人偷了她的东西,但查无实据,只能作罢。

4.

对于这个传闻,公司内部进行了调查,结果查无实据。

5.

朋友说他在街上看到了一只老虎,但查无实据,大家都觉得他在开玩笑。

6.

不过废纸簏如果难以检查,也就成了“事出有因,~”的疑案。 ★鲁迅《做“杂文”也不易》

查无实据的翻译
德语
keine Beweise gefunden
日语
証拠なし
法语
aucune preuve trouvée
英语
no evidence found
查无实据的字意分解
chá
1:(形声。从木,且声。本义:木筏)。
2:同本义。同“楂”。
zhā
1:棍、杖之类。
2:放纵不拘礼度的人。
3:张开;分开。
4:姓。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7:未,不曾,没。
8:不必,不值得。
9:
10: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11: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12:用在句首,无义。
1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shí
1:(会意。从宀,从贯。宀,房屋。贯,货物,以货物充于屋下。本义:财物粮食充足,富有)。
2:同本义。
3:真实;诚实。
4:广大。
5:坚实;坚强。
6:果实;种子。
7:实际,事实。
8:物资,器物。
9:结果,效果。
10:诚实的人。
11:真正地;确实;实在。
12:果然。
13:终于。
14:实际上。
15:充满;充实;填塞。
16:结果实;结子实。
17:使加强,充实。
18:察实;核实。
19:即,就是。
20:据实陈报。
1:——“拮据”(jiéjū):经济上紧张、缺少钱用。
1:(形声。本义:手靠着;靠着)。
2:同本义。
3:依靠,凭借。
4:根据。
5:占有,占据。
6:按着。
7:安;定。
8:古西域的长度单位。相当于晋代的十里。

查无实据,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chá wú shí jù)。abcd式组合,查无实据意思是:指经过调查,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或根据。常用于表示某事缺乏实质性的证明。 提醒人们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不要轻易下结论,强调证据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