篝火狐鸣 gōu huǒ hú míng

abac式
拼音gōu huǒ hú míng
注音ㄍㄡㄏㄨㄛˇㄏㄨˊㄇㄧㄥˊ
繁体篝火狐鳴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篝火狐鸣的解释
形容夜晚篝火旁狐狸的叫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
出处

1.

《史记·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2.

出自古代民间传说,描绘深山野外夜晚的情景。
寓意
强调自然界的宁静与神秘,提醒人们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列子

1.

在野外露营时,我们听到篝火狐鸣,感觉特别宁静。

2.

夜晚的森林里,篝火狐鸣声让人感到神秘而安心。

3.

篝火晚会上,篝火狐鸣声伴随着我们的歌声,气氛非常好。

4.

我们坐在篝火旁,听着篝火狐鸣,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

5.

篝火狐鸣声在夜晚的山谷中回荡,令人感到宁静与神秘。

6.

后人把疑神见鬼等情,说做~,便是引用陈胜、吴广的古典。 ★蔡东藩《前汉演义》第九回

篝火狐鸣的翻译
德语
Füchse schreien am Lagerfeuer
日语
篝火の狐の鳴き声
法语
cris de renard autour du feu de camp
英语
fox cries by the campfire
篝火狐鸣的字意分解
gōu
1:(形声。从竹,冓(gōu)声。本义:竹笼) 同本义。
huǒ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2:同本义。
3:火灾;发生火灾。
4:灯火,指灯烛或火把。
5:中国古代兵制单位, 十人为 “火”。
6:火星之简称。又名大火 。司南方,主夏季。而古恒星之名,心宿二,古称“大火”,亦简称火。
7:焚烧;烧毁。
8:形容像火那样的颜色,一般指红色的。
1:(形声。从犬,瓜声。本义:狐狸)。
2:同本义。
míng
1:(会意。从口,从鸟。本义:鸟叫)。
2:同本义。
3:又如鸣管(鸟类的发声装置);鸣凤(凤鸟鸣叫);鸣雁(雁鸣叫)。
4:泛指发声。
5:又如鸣石(撞击则会发出声响的石头);鸣玉(古人佩于腰间的玉饰。行走时相互撞击而发声);鸣琴(指琴。又比喻瀑布的声音);鸣鞭(挥鞭发出声响);鸣銮(车上的銮铃鸣响。指天子或贵族出行)。
6:震惊。
7:申告。
8:言说;称说。
9:闻名,著称。
10:假借为“明”。光明,明亮。

篝火狐鸣,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gōu huǒ hú míng)。abac式组合,篝火狐鸣意思是:形容夜晚篝火旁狐狸的叫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 强调自然界的宁静与神秘,提醒人们享受大自然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