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儿带女 xié ér dài nǚ

abac式
拼音xié ér dài nǚ
注音ㄒㄧㄝˊㄦˊㄉㄞˋˇ
繁体攜兒帶女
感情褒义
近义词
  • 举家出游
  • 合家欢乐
  • 阖家团圆
反义词
携儿带女的解释
形容一家人和和美美,带着孩子们一起出行或生活,表现出家庭的温馨和谐。
出处

1.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闹热热携儿带女,苦凄凄单夫只妻。”

2.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羌村三首》:'携儿带女无老少,共食桑榆日已斜。'
寓意
强调家庭的团结和温馨,传递出幸福和谐的生活氛围。
列子

1.

周末我们携儿带女去郊游,享受了一天的美好时光。

2.

春节期间,亲戚们携儿带女来家里团聚,热闹非凡。

3.

他们携儿带女搬到了新家,开始了新的生活。

4.

暑假里,我们携儿带女去海边度假,孩子们玩得非常开心。

5.

每年秋天,我们携儿带女去赏红叶,已经成了家庭传统。

6.

当时他们携儿带女,背筐挑担,纷纷从黄泛区逃出来,沿着陇海铁路一路西行。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第一章

携儿带女的翻译
德语
mit Kindern im Schlepptau
日语
子連れで
法语
avec les enfants à la remorque
英语
with children in tow
携儿带女的字意分解
xié
1:(形声。从手,隽(jùn)声。本义:提着)。
2:同本义(把地上的物品举提起来)。
3:拿着,持。
4:牵挽;挽扶。
5:带,随身一道。
6:离;背离;离散。
ér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2:同本义。
3:父母对儿子的称呼。
4:我。
5:子女对父母的自称。
6: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
7:弟对兄的自称。
8:自己的 用于古代妇女称自己丈夫。
9:儿化。汉语后缀的“儿”不自成音节,而和前面一个音节合在一起构成带卷舌韵母r的音节。
10:多用作名词后缀 表示小。如:盆儿;棍儿;小猫儿;小车儿 表示词性变化。动词名词化,如:唱儿;逗笑儿。形容词名词化,如:亮儿;零碎儿 表示具体事物抽象化。如:口儿;门儿;根儿 表示词义变化。如:白面儿(海洛因);老家儿(对人称自己或别人的父母)。
11:形容词后缀。如邵雍《首尾吟》:“天听虽高只些子,人情想去没多儿。”。
dài
1:(象形。小篆字形,上面表示束在腰间的一根带子和用带的两端打成的结。下面象垂下的须子,有装饰作用。本义:大带,束衣的腰带)。
2:同本义。
3:泛指狭长形条状物。
4:佩带。
5:携带。
6:兼管。
7: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相当于“又” 连说带比划的,就交上朋友了;带口(随口)。
8:表示附有较小的数量。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敛手跪着的人形。本义:女性, 女人,与“男”相对)。
2:同本义。
3:引申指女儿。
4:又。
5:又。
6: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北方玄武七宿的第三宿。有星四颗。
7:以女嫁人(此义又读nǜ)。
8:像姑娘。
9:当女奴。
10:柔弱。
11:雌性的。
12:假借为“汝”。你。

携儿带女,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xié ér dài nǚ)。abac式组合,携儿带女意思是:形容一家人和和美美,带着孩子们一起出行或生活,表现出家庭的温馨和谐。 强调家庭的团结和温馨,传递出幸福和谐的生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