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地冻 tiān hán dì dòng

abcd式
拼音tiān hán dì dòng
注音ㄊㄧㄢㄏㄢˊㄉㄧˋㄉㄨㄥˋ
繁体天寒地凍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 酷暑难耐
  • 炎热难当
  • 烈日炎炎
天寒地冻的解释
形容天气极度寒冷,地面都结冰了。用来描述严寒的环境。
出处

1.

宋·王十朋《南州春色》:“莫限春风吹不到,著意挽春回。一任天寒地冻,南枝香动,花傍一阳开。”

2.

出自《诗经·邶风·北风》中的'北风其凉,雨雪其雱',后人用来形容天寒地冻的景象。
寓意
提醒人们要做好防寒准备,面对自然环境的变化要有应对措施。
列子

1.

冬天到了,山里天寒地冻,村民们都早早地穿上了厚厚的棉衣。

2.

小明第一次经历北方冬天,看到窗外天寒地冻,不禁感叹这里的寒冷。

3.

为了应对天寒地冻的严寒,公司给员工们配发了保暖的设备。

4.

在天寒地冻的日子,公园里的人们都围着火盆取暖。

5.

尽管天寒地冻,环卫工人依然坚持清扫街道,保证城市的整洁。

6.

且今~,军马难以久住,权且回山。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五回

天寒地冻的翻译
德语
eisige Kälte
日语
天寒地凍
法语
froid glacial
英语
freezing cold
天寒地冻的字意分解
tiān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2:同本义。
3:古代的墨刑。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
4:《其人天且劓。——《易·睽卦》。虞注:“黥额为天。”。
5:天空。
6:天帝,上天。古人以天为万物主宰者。
7:天堂 。
8:一昼夜 。
9:比人类品质更高尚和能力更强大的存在。
10:自然所生成的事物。
11:一年里的特定时候 。
12:气象状态。
13:丈夫 。
14:如:失其所天。
15:指先天不足。
16:古代指君王 。
17:如:天颜(皇帝之面);天表(天子的仪表);天恩;天邑(帝王之都);天位(天子之位)。
18:头等大事。
19:人的额部 。
20:如:天炙(朱水点额)。
21:天然的;天生的。
22:顶上的;架空的 。
23:姓。
hán
1:(会意。金文外面是“宀”(mián),即房屋;中间是“人”;人的左右两边是四个“草”,表示很多;下面两横表示“冰”。寒冷是一种感觉,人们虽能感觉到,但是却看不见。于是古人就采用上述四个形体来创造这个字,人踡曲在室内,以草避寒,表示天气很冷。本义:冷,寒冷)。
2:同本义。
3:卑微;低微。
4:声音凄凉。
5:凋零;枯萎。
6:恐惧;战栗。
7:特指终止盟约。
8:寒冷的季节。与“暑”相对。
9:姓。
de
1: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1:(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2:同本义,与“天”相对。
3:地面;陆地。
4:土地;田地。
5:领土,属地;地区 。
6:地方;场所。
7:路程;面积。
8:言语和行动可以回旋的地方。
dòng
1:(形声。从仌(bīng),东声。本义:结冰)。
2:同本义。
3:受冻;感到寒冷。
4:厚冰。
5:寒冷,受冷或感到冷。
6:水晶般的,形容像冰一般晶莹润泽的。
7:姓。

天寒地冻,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tiān hán dì dòng)。abcd式组合,天寒地冻意思是:形容天气极度寒冷,地面都结冰了。用来描述严寒的环境。 提醒人们要做好防寒准备,面对自然环境的变化要有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