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的解释
指农历的十月到十二月,即冬季最寒冷的月份。
出处
1.
汉·无名氏《别诗(骨肉缘枝叶)》:“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2.
出自《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寒气始至。'寓意
提醒人们注意冬季的寒冷,强调防寒保暖的重要性。
列子
1.
寒冬腊月,街上行人稀少,大家都躲在家里取暖。2.
在寒冬腊月的夜晚,家里生起火炉,格外温馨。3.
尽管是寒冬腊月,志愿者们依然坚持在户外为流浪者提供帮助。4.
寒冬腊月的清晨,公园里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白雪。5.
寒冬腊月的寒风刺骨,但孩子们依然在雪地里玩得不亦乐乎。6.
~大雪纷飞,漫山遍野一片白色。寒冬腊月的翻译
德语
im tiefsten Winter
日语
寒冬
法语
en plein hiver
英语
in the coldest days of winter
寒冬腊月的字意分解
hán
1:(会意。金文外面是“宀”(mián),即房屋;中间是“人”;人的左右两边是四个“草”,表示很多;下面两横表示“冰”。寒冷是一种感觉,人们虽能感觉到,但是却看不见。于是古人就采用上述四个形体来创造这个字,人踡曲在室内,以草避寒,表示天气很冷。本义:冷,寒冷)。
2:同本义。
3:卑微;低微。
4:声音凄凉。
5:凋零;枯萎。
6:恐惧;战栗。
7:特指终止盟约。
8:寒冷的季节。与“暑”相对。
9:姓。
dōng
1:(会意。表示时序终了,已进入寒冷季节。四季中的第四季,即农历十月至十二月)。
2:一年四季中秋春之间的季节,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3月,农历十月到十二月。
3:冬月,阴历十一月的俗称。
4:最后,终。
là
1:(形声。从肉,巤(liè)声。本义:年终祭祀) 祭名。古代阴历十二月的一种祭祀。冬至后第三个戌日祭祀众神。
2:农历十二月。
3:人出生后七天。
xī
1:(形声。从肉,昔声。本义:干肉) 同本义。
2:晒干;制成干肉。
yuè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2:同本义。
3:历名。农历依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为一月;月份。
4:月光,月色。
5:指妇女的月经;月事。

寒冬腊月,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hán dōng là yuè)。abac式组合,寒冬腊月意思是:指农历的十月到十二月,即冬季最寒冷的月份。 提醒人们注意冬季的寒冷,强调防寒保暖的重要性。